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文人评刘大櫆

时间:2020-09-23 09:45:16
清代《国史·文苑传》:“大櫆虽游学方苞之门,所为文学造诣各有千秋。方苞盖取义理于经,昕得于文者义法;大櫆并古人神气音节得之,兼及庄、骚、左、史、韩、柳、欧、苏之长。其气肆,其才雄,其波澜壮阔。”
程晋芳:“耕南诗胜于文也。”(《随园诗话》卷十)
管世铭:“桐城刘大櫆耕南,任黟县教谕,著有海峰诗钞,各体俱有本末,近自馆阁及山林罕见其匹。”(《韫山堂文集》卷八《论文杂言》)
姚鼐:“海峰则文与诗并极其力,能包括古人异体,熔以成其体,雄豪奥秘,麾斥出之,岂非其才之绝出今古者哉?”(《刘海峰先生传》)“自海峰先生晚居枞阳,以诗教后进,桐城为诗者大率称海峰弟子。”(《抱犊山人李君墓志铭》)
沈曾植:“惜抱选诗,暨与及门讲授,一宗海峰家法,门庭阶闼,矩范秩然。”(《惜抱轩诗集跋》《海日楼题跋》)
李银德(安庆文史专家):“刘大櫆早年抱明经致用之志,但屡试不中,遂‘退而强学栖迟山陇间’。刘大櫆好工文辞,以才气著称。他的文学活动,主要在乾隆时期,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他论文强调‘义事、书卷、经济’,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是继方苞之后桐城派的领军人物。”
操鹏(桐城派研究知名人士):“刘大櫆古文做得绝妙,命运却坎坷不济。幼从父兄读书,14岁时与诸兄同授业于吴直。及至青年极有抱负,期待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可谓‘生则为国干,死当为国殇’。”(扬子晚报)
朱洪(安庆师范大学教授):“他的一些文字,因时代的局限性,有许多内容已经过时了,如文以载道、赞扬节妇等。因清代文字狱,他在诗文中不涉及官场文字,但他对于孝子的赞扬,对于勤俭持家的赞扬,对于同时人的奋斗和励志的赞扬,都没有过时。读其作品,如同与一个清代德高望重、才高八斗的老人对话,品味一个矢志不移者终身奋斗的故事。”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