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孝武本纪》载:"元封五年冬,汉武帝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浮江,自浔阳出枞阳,过彭蠡,祀其名山川。"
《明一统志》载:"射蛟台在枞阳镇,汉武帝亲射蛟即在此处。"
浔阳,即今天的九江。这里的盛唐,指盛唐山,即今安庆市内的登云坡。盛唐后成为安庆旧称。东晋诗人郭璞曾登安庆长江边的盛唐山远眺,曰"此地宜城",这就是"宜城"一称的由来。盛唐山位于安庆江边,又称盛唐湾。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的冬天,汉武帝出驾南巡,他沿江而下,抵达枞阳时,忽见江水泛滥成灾,波涛汹涌。汉武帝登上枞阳江岸边达观山,他怀疑江中有蛟龙在兴风作浪,于是捻弓搭箭,射向江中,顿时风平浪止。汉武帝非常兴奋,即兴《盛唐枞阳之歌》记载此事。可惜此诗今已不存。
平常我们在说起汉武帝刘彻的时候,常将"秦皇"与"汉武"相提并论。实际上,汉武帝远比秦始皇还要伟大。他文治武功,是第一个奠定中国辽阔疆域的皇帝。他即位后,毅然抛弃了汉王朝施行了近七十年的和亲外交,开始向匈奴宣战,持续对匈奴用兵四十四年。
射蛟台,一称射蛟浦。旧时,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上面有两块天然痕迹,酷似一双大脚印,相传这是当年汉武帝弯弓射蛟时留下的足迹。此石后被邻近某单位建房时所毁。又据不远处的连城湖小缸窑口出水处有一墩,传为汉武帝射蛟的"落箭墩"。
射蛟台一直是枞阳历史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历代文人于此留下了大量诗章。姚鼐的《夜抵枞阳》:轻帆挂与白云来,棹击中流天倒开。
五月江声千里客,夜深同到射蛟台。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