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群
2008年10月8日下午3时许,县第三次文物普查田野调查组人员来到浮山村曲湖组,向东前行约200米,复查“浮山烈士墓”。全体调查人员来到烈士墓前,肃立默哀,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向先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浮山烈士墓,位于浮山风景名胜区虎形山东麓,东南有白荡湖水环绕,西北距浮山约0.6公里。墓地坐西北朝东南,长9.5米,宽6米,面积57平方米。墓圹、墓冢、拜台等均为水泥、块石砌筑。圆形墓冢前1.5米处立高2米、宽1.2米、厚0.22米的火山岩质墓碑1通,碑阳面正中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左侧刻:“公元一九九八年清明节浮山人民公立。”碑上方置火炬状碑帽,中间凿造成梯形,上阳刻五角星图案;碑两端嵌入方形立柱,立柱正面刻:“热血浴浮峰,英名垂青史。”碑阴面刻“八烈士简介”,简介文后刻:“浩气壮山河,浮峰几度春。名标千古重,景仰国之猷。”
调查者说据了解,浮山烈士墓,安葬着6名今枞阳籍抗日烈士。
抗日战争中期,陈介然率领一支新四军游击队,分散活动在浮山、白云、汤沟一带。1943年8月23日,星期一,陈介然(大队长,石婆人)、方根发(副大队长,浮山人)、陈润梧(女,指导员,金渡人,时为浮山中学初二学生,牺牲时年仅18岁)、陈新起(战士,陈介然弟弟)、陈铭梧(女,战士,陈润梧姐姐,牺牲时身怀有孕)、方士训(笔者调查为“方士顺”,战士,方根发弟弟,牺牲时年仅18岁)、唐达洋(笔者调查为“唐达善”,战士,破罡人)、唐三宝(战士,破罡人)和中共地下党在白湖保饶家大院召开秘密会议,讨论动员当地保长和乡绅捐资给新四军购买枪支弹药事宜。

不料被时任柳子寺保保长的王绍宗发觉后,向国民党驻孙家畈的桐东处主任计国祥告密。计国祥率领所属联防队的30多人,潜入白湖,包围了会场,逮捕了8名游击队员和地下党。
陈介然、方士训在晓礼庄被活埋,其余的人均在浮山东麓英勇就义;陈介然、陈新起二位烈士的遗赅迁回原籍安葬外,其他烈士的遗赅皆合葬于浮山虎形山东麓,今称“浮山烈士墓”。
调查者:枞阳县文物管理所枞阳县博物馆
摄影:唐全新
来源:文乡枞阳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