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故乡的河:麻溪河

时间:2020-10-20 11:16:29
三毛曾经说过:“如果心灵没有栖息的地方,人在哪里都是流浪。”栖息,说的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乡吧;而流浪,说的应该就是河了,是老家的河,是故乡的河。这篇《故乡的河:麻溪河》算是上一篇《故乡的桥:钱家桥》一个补充,都是为故乡钱家桥而记,在此特别感谢所有关注故乡钱家桥的每一位家乡人和“异乡”人!!!
 
无论岁月如何流逝,无论河水堆起了多少沙洲,每个人的心中都流淌着有一条河,有且只有那曲曲绕绕的故乡的河在心头源源不息地流淌着!无论漂泊何方,流浪的心总能听见她深情的呼唤......
记得读书时候每次在校广播里听见乔羽先生《我的祖国》里起首一句“一条大河波浪宽”时,就自然想起钱家桥的麻溪河及其延伸蜿蜒于家乡村中的那条“大”河。从麻溪河一直延伸至长江,是一条宽窄不一的小河,伴我们度过了欢乐的童年,也许其时年幼,眼中多小的河也是“大河”,然,时至今日,如今的她仍然是一条“大河”。
长大漂泊他乡时,正如李建臣先生所说:“外面的世界虽精彩,但生命之根永远在故园。多年来,我去过塞纳河,到过莱茵河,走过多瑙河,领略过哈德逊河。但最令我魂牵梦绕的还是那条弯弯的小河。”在我们这些远离故土身处异乡人的心底,永远有一条故乡的小河在流淌!
 
我的故乡在枞阳钱家桥镇,镇因桥而名,桥因河而生,这河就是钱家桥人的母亲河。故乡的母亲河名不见经传,只是长江的一个小支流,她却有一个显赫的大名——麻溪河。麻溪河发源于枞阳、桐城、庐江三县(市)交界处的岱鳌山,其主体部分在钱家桥镇境内,环镇绕行后入烟波浩淼的白荡湖,再由水上驿站汤沟河汇入长江。麻溪河水经白荡湖流出入江,澹澹长江水自水上驿站回灌进麻溪河,水进水出,灌溉着沙洲禾苗,滋润着山川草木,养育着钱家桥儿女。
麻溪河依傍着家乡的小镇,小时候,听老人们说涨水的时候,你可以坐在钱家桥的桥头堡上洗你的脏脚丫子。这条河冬季水很浅,扔几块石头在水里,可以利用“水上飘”的功夫就能跑过去了。夏天如果遇上洪水泛滥,连钱家桥都被淹没在水中。坐在桥头堡上洗脚的日子我从没碰过,但整个钱家桥被水淹没至只剩桥头堡倒是见过。记得小时候,一到夏季发大水、河圩决堤的时候,看着滚滚浊流卷着大树、枯枝、牲畜以及从低洼处的屋顶轰然飘过,那时就是颗粒无收的荒年,但钱家桥儿女却奋袂而起、挺起那坚韧不拔的脊梁开始了渔季营生。在那洪水肆掠的荒年,那时的我尚小,不懂家庭的艰辛,只知道苦恼于整个下半年都是吃鱼的季节,于我这个不喜吃鱼的人而言那才叫一个悲催。
不发大水的时候,麻溪河的水清可见底。看着那些会水的小伙伴们像一尾尾大鱼似的擎着鱼叉潜入水下去追逐小鱼,那应该是孩提时期最惬意的时光。但有时也会遭遇不幸,上岸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鞋找不到了,而更不幸的就是被叔伯长辈或家里大人给发现,而最狼狈的莫过于是短裤被人“偷”走,那时小伙伴们就不得不赤裸裸、水淋淋地像穿着“新衣”的皇帝那样进村,跑过一条田埂、拐过一个又一个草垛,也只是为了让那小小的光屁股少见一点光,但不可避免的还是会被那些“好管闲事”的婶娘们指点着说笑几句,当然,回到家里还少不得挨一顿父母的“胖揍”,但当晚的梦里肯定是水中抓鱼或洗澡的高兴事。第二天又偷偷下河去......
 
人,都有一种根的意识,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树高千丈,也忘不了自己的根,人行万里,也难忘生养自己的故乡。人人心底有一条故乡的河,但每个人心底的河流又是不同的。
 
钱家桥人心里屹立着的是丰碑钱家桥;钱家桥人心里永远流淌的就是麻溪河。麻溪河,从漫长的远古流到今天,历经多少潮起潮落,但无论是急风骤雨,还是风平浪静,麻溪河一直用她阅尽沧桑冷静的眼,注视着身边的古往今来;一直用她柔韧的刚强,倾注于她的儿女顽强的思想,凝重的气质。
离开故乡钱家桥已经有一、二十年光景了,每次往返都是行色匆匆,这其间也曾想到钱家桥上走走、麻溪河边坐坐,均成奢望,印象还停留在少时的记忆里。当所有的一切都沉静在宁静的夜色中、在河水的哝哝低语里,现代的城市仿佛又回到了遥远的小时候。一叶轻舟,载着浓浓的乡思,枕着蛙声,沉睡着进入了梦乡......在梦里,那巍然屹立的钱家桥如同一根根筋骨,那弯弯绕绕的麻溪河就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我们每一个钱家桥人的身上。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