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
全县开始推行火葬。县境推广种植杂交稻获得成功。8月,安庆经飞鹅头至枞阳公路通车。
1978年
恢复升学考试制度,县内考取大中专学生454名。浮山中学被定为安庆地区十所重点中学之一。县筹建日供水3000吨自来水厂,1981年建成供水。
1979年
全县共有4566人被摘去“地、富、反、坏”的帽子。
1980年
安庆至枞阳横埠11万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使用。宣布因刘少奇冤案而株连的30起案件平反,并纠正“文化大革命”前所判处的冤错假案177件。文化部长黄镇回乡并视察浮山中学。
1981年
撤销枞阳县“五·七”大学,恢复枞阳县师范学校。后方至拔茅山架设3.5万千伏输电线路竣工。9467个生产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2年
2月9日,白柳公社发生6000余人哄抢山林事件,使1770亩山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桂家坝至贵池汽车轮渡码头建成使用。第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849957人。
1983年
花园、青山、长安公社分别更名为陈瑶湖、青山街、黄羹公社。桂家坝至老洲头通车。县车队、县搬运公司展开市场竞争。全县受水灾面积达59.3万亩,受灾人口达78万多人。
1984年
所有公社更改为乡政府,生产大队更改为行政村。连城湖农场(原属官桥区)划归城关镇管辖。菜子湖流域枞阳船闸工程获准兴建。撤销长凤乡,分设长沙、凤仪2个乡。
1985年
隆重庆祝首届教师节。陈湖、破罡、老洲35千伏变电所接网。12月7日13时左右,白荡湖发生一起沉船事故,死16人。
1986年
省政府委托建设厅批准实施《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安徽省农村中心卫生院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城关镇召开。6月25日,汤沟河发生沉船事故,死6人。
1987年
城关防洪墙竣工,全长2094米。撤销义津乡建制,设立义津镇,属义津区领导。
1988年
沙池电排站竣工,安装155千瓦电机8台。7月6日,陈湖花炮厂发生硝药爆炸,死5人,伤5人。
1989年
县调频电视发射台在城关镇白鹤峰建成。全县财政收入突破2000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县狠抓廉政建设,追缴脏款和非法所得24万元。
1990年
“亚运圣火”途经枞阳,数十万人迎送。县区乡村四级干部200余人到桐城、贵池、凤台、嘉山参观乡镇企业、矿产开发、水产开发。第四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923909人。
1991年
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建立向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其规划的决议。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水产开发会议,在全县掀起“蓝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