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谢蔚明:从陈瑶湖私塾生到全国知名报人

时间:2020-11-03 15:43:45

改行成战地记者 参加对日战犯审判

1940年,他在重庆国民党中央训练团新闻研究班结业后,任青年通讯社特派记者,后调任重庆《扫荡报》战地特派员。1942年,在湖北恩施任《武汉日报》采访主任、《新湖北日报》通讯室主任,后在湖北松滋创办《新湖北日报》鄂中版,任分社主任。抗战胜利后,任中央社武汉分社采访组长,南京《和平日报》采访部副主任兼《每日晚报》采访部主任。

1946年,由于工作关系,他参加了对日军战犯的审判。在法庭上,谢蔚明听得最为惊心动魄的,是一位中国士兵的证词。在南京保卫战中城破被俘的5万中国军人,被双手捆绑,押送到燕子矶的低洼地。日军在山地高处的多架机关枪构成火力网,同时扫射,5万人,就这样没了。这位士兵应声倒在别人的尸体下边,由此幸免一难。他这样写道:“平生最大的快事,是1946年有幸参加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亲眼看到南京大屠杀首开杀戒的日寇师团长谷寿夫出庭受审。回想南京城破之日我死里逃生,险些作了日寇刀下鬼,现在我是法庭记者席上的座上客,目睹谷寿夫接受正义审判,最后押赴雨花台饮弹毙命的可耻下场。由此想起秋瑾烈士感时伤世吟下的‘磨刀有日快恩仇’诗句,我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昭雪国耻,感到莫大欣慰。”

驰骋京华 交友遍天下

1949年,谢蔚明任《文汇报》驻京办事处记者。他紧随所谓“能干的女将”浦熙修,驰骋京华,采访新闻,以最快的速度在销量很大的上海《文汇报》上发表。那时,共和国诞生,文化名人云集京华,许多人都是他采访和写作的对象。正如苗子、郁风等人回忆谢蔚明时所说:“当时的《文汇报》驻京办事处,就是许多文化界朋友相识相聚、兴奋地交流国家建设好消息的去处。”

发配北大荒十九年 家乡曾给予接济

“世事沦桑,变化莫测,反右运动中,我未能幸免。”(谢蔚明著《我与龚之方》)1957年,谢蔚明被划为右派分子,发配到北大荒劳动改造,一去就是19年。当时,由于生活所迫,他的妻子只好把年幼的女儿寄养在亲戚家里,艰难度日,而他自己好象人间蒸发了一样。但家乡是永远的港湾,谢蔚明在北大荒困窘度日期间,曾写信回水圩老家求救。水圩村谢振祥其时在村小任教,看到信后,便告知了自己的老母亲。谢振祥的老母亲冒着风险,亲手做了一双布鞋,买了一些黄烟,并想方设法弄了一些全国通用粮票,寄给了远在北大荒的谢蔚明。后来,谢蔚明的冤案得到平反, 统战部门妥善解决了他在祖籍被占用的房屋的问题,他常回到家乡。在谢振祥老先生的印象中,谢蔚明至少回来过三次以上。谢振祥的家中收藏有谢蔚明的两本亲笔签名的著作《那些人那些事》和《杂七杂八集》。前一本是赠给水圩村谢贵田的,落款是“蔚明,时年九十”;后一本是赠给谢振祥的。谢先生逝后,经谢采筏牵线搭桥,其夫人遵其愿望,将包括大批珍本、善本在内的约3200册藏书,无偿赠与安徽省图书馆。据称建专柜保存,也算一个老记者留给故乡后辈的珍贵精神财富。

这里顺便说一句,谢蔚明一生有过四次婚史,他与现代女作家苏青之女李崇美有过六年婚姻,后李崇美赴美并加入美国国籍,婚姻遂自动结束。谢蔚明后来与自己的表妹结合,并相伴走到最终。

重操旧业 协办《文汇月刊》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谢蔚明平反返沪,而与他同去北大荒的人,大都没能活着回来。

 

“所幸大难不死,龚之方(出版与电影界老人)获悉我从北大荒回到北京,1979年5月23日他来信说:‘要否给梅益同志写封信,把你推荐给中新社,希望梅找一找中新社张帆同志。我会给他写信告知你的处境。’事后,苏州的龚之方向张帆推荐了我。”谢蔚明虽好不容易从北大荒回了上海,但尚未落实政策。龚向中新社介绍说:“他叫谢蔚明,过去在上海文汇报驻京办事处工作,能写能编能跑,确是当记者的人才,五七年戴上右派帽子,文化大革命中被捕,目前,上海文汇报未安排他的工作,中新社求才若渴,谢蔚明实是可以罗致的对象,他比我年轻,今年才六十出头。听说社科院梅益同志对他知之甚深。”但不巧中新社张帆正去日本,待一月余回北京处理谢的工作问题,却已过时。而那段时间,适逢文汇报社要办《文汇月刊》(当初叫《文汇增刊》),谢蔚明原本就是文汇报人,便接过了《文汇月刊》副主编一职,一直到1986年。《文汇月刊》诞生于1980年代初,是大型的文艺性综合性杂志,在新时期可谓首创。初创之际,三个人打天下,主编梅朵,60岁,副主编谢蔚明,63岁,责任编辑徐凤吾,58岁。谢蔚明奔波不息,在京沪两地组稿,到各位知名人物家走访,约了许多人,也写了许多人。与现代著名文化人周作人、黄永玉、梅兰芳、郭沫若、唐弢、巴金、夏衍、苏青、梁思成等多有交往。茅盾、叶圣陶、巴金、丁玲、唐弢等名家,均在《文汇月刊》上发表文章,一大批中青年作家也在此亮相,此刊逐渐发行到10万份以上,引起全国读者的极大关注,1990年7月停刊。

耄耋之年 著述不辍

谢蔚明1988年经上海市新闻高级专业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定为高级记者,1995年被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他的晚年,生活温馨,著书不辍,著有《老戏剧家王瑶卿及其他》、《康藏公路纪行》、《岁月的风铃》、《杂七杂八集》、《那些人,那些事》等散文集。历经坎坷,其文字却娓娓道来,从容淡定,没有一点浮躁与抱怨。郁风曾说:“谢蔚明,还能够写书出版,那就不止是他的幸运,也是读者的幸运了。”。当代文坛巨匠国画大师黄永玉誉其为“魏晋以来,未见谢家子弟有如此清简者。”(周巨龙)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