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枞阳之“面”

时间:2020-11-09 14:39:28

  我向往桂林山水已久,假期终于成行,去之前做攻略,得知桂林米粉久负盛名,是当地颇具代表性的风味小吃之一。我和女儿来到桂林,街上到处都有米粉店,香气袅绕,走进其中一家,座无虚席,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配料,等了好一会儿,米粉终于上桌了,原来就是我家乡的米面呀!

  如今,尽管超市里各种面琳琅满目,依然有老人坚持做米面。每年入冬,有山村人家就开始做米面,阳光下,门前的竹篙上,一片片米面色泽如玉,晶莹透亮,宛若蚕丝白绢……我们都习惯把米面叫做“淌面”。

  曾经,我那乡村医生妈妈总是那么忙,无暇做那些应时节的粽子、糍粑、淌面之类的,我婆婆做起这些来都得心应手。那年,我女儿快出生时,婆婆做了许多淌面,她说淌面“养人”,月子里吃尤其好。

  婆婆做淌面都选入冬后响晴的日子。她把籼米淘洗干净,放到大盆里浸泡,等到拈起米粒两指一碾成了粉末,就捞起米来用水冲冲,沥干水分,送到电磨上磨成洁白的米浆。

  米浆准备就绪,婆婆拿出淌面盘洗干净,两个一模一样,是白铁皮打制的长方形浅口盘子,两边有手柄。准备好淌面盘,婆婆舀水倒进锅里,麻利地引着锅洞里的火,架上木柴,片刻,熊熊大火在锅洞里狂舞。婆婆把米浆舀进淌面盘,双手抓着两边的手柄,轻轻地将米浆前后左右晃动,米浆乖巧地流淌,均匀地摊在盘里。

  一会儿,锅里的水绽放出朵朵花儿来,婆婆把淌面盘架到沸水锅里,盖上锅盖,俄顷,水蒸气就把米面蒸熟了,揭开锅盖,热气腾腾,清香萦绕,我们情不自禁地吸着鼻子,米香沁人心脾,米浆已经变成米皮了。婆婆熟练地端起淌面盘放到锅台上,把晃好米浆的另一个盘子放到锅里盖起来,拿起筷子把米皮四周划一圈,轻柔地从淌面盘里撕下来,老公赶紧接过去,运送到阳光下的竹篙上晾晒,婆婆又把淌面盘晃好米浆,两个淌面盘这盘出锅,那盘进去。

  婆婆动作娴熟,迅捷有序,宛若行云流水。才晾晒几锅淌面,婆婆就让老公把糖准备好,又一锅香气扑鼻的淌面出锅了,婆婆撒上糖,卷起淌面让我和老公吃,她自己不吃,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吃,淌面软和爽滑,清芬自然,我们吃得口舌生津。

  婆婆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公公把柴房里的木柴拎到厨房,我一会儿往锅洞里添几根木柴,一会儿来到外面,看薄薄的米皮整齐地晾在一根根竹篙上,清丽如诗,摇曳成画。随着最后一盘淌面出锅,婆婆才歇息一会,又要切淌面了,起锅早的米面已经晒得皮皮干了。

  公公把桌子端到门前,桌边放着簸箕,我把桌子和簸箕擦干净,把砧板和菜刀洗洗擦干水,放到大桌上,老公把竹篙上稍微干点的淌面收起来,放到大桌上,我把淌面两边都洒点米粉,卷起来递给婆婆切。

  “嗒嗒嗒”,“嗒嗒嗒”,刀起刀落间,米皮变成了细细的面条,均匀划一。婆婆切好一锅淌面,就放到旁边的簸箕里晒,趁婆婆喝水之机,我拿起菜刀来切,一下,一下,切出来的面条粗的粗,细的细,罢了罢了,我还是老实地洒粉卷面吧。

  切好的淌面要晒几天才能干透,吃一年都色泽如新。淌面可好吃了,烧之前浸一会儿,放点青菜下了,面白得亮眼,菜绿得可人,平平淡淡的日子便有了色彩,绚烂起来了,倘若用鸡汤、鸭汤、排骨汤下米面,那味道就更鲜美啦!

  现在做淌面的人家是越来越少了,后来婆婆身体每况愈下直至离世,我们也多年都不做淌面了,许多时光在深深浅浅的脚步里远去。回首,昔日的淌面还在记忆的海里,不时泛起涟漪!(左萃莲)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