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月十五这天,有两件事是必做的。
一是送年。送年也叫送祖,表示年已经过完了,要送年走了,同时也要将祠堂里供奉的历代祖宗们送出家门了。那祖宗要回到哪里呢?当然是回他自己的阴宅去。另一层意思则暗示着农村里又开始忙农活了,农民们不会在闲散在家,故而祖宗们也照顾不上了。
送祖的仪式有:在午前,要撕下全屋的门庆或门板上的春联等,在祖宗祠堂里摆上一组祭祀的食物,有三荤三素三碗饭三杯酒等,再上香火与纸钱等,鸣鞭炮,拜祭磕头等。烧纸时,撕下的门庆、春联要与纸钱一起烧的,这都当作给祖宗们的纸钱用。众多祖宗们也借机享用正月里最后一次丰盛的午餐。祖宗们如想再吃人间的供物,则要到清明节给他们上坟时了。
过了这一天,也不用再给人拜新年了。所以这天,便叫出元宵了。
二是闹元霄。为何要闹?如何闹?原来是乡村里在十五这天夜间,要举行舞龙灯活动的。过年时,主要是舞狮子灯,那是驱邪气,增加喜气的,这项属于小型灯类活动。而舞龙灯,则是一项大灯活动,目的也是不同的。舞龙灯的目的是,要接了龙王老爷子过来村子,供奉一下,同时企望他在新的一年里,再赐予老百姓们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等。因此,龙是神,人们对龙是怀着崇拜与敬畏之心的。
舞龙灯,首先是要扎龙灯。那龙灯是由乡下专业制灯人士来制作,一般都用竹子削成片皮儿,又细又长,扎成龙骨龙足等,再用腊黄的油纸封身,形成龙头龙尾等,而龙身的油纸上则画着一片一片的龙鳞,龙身内设有蜡烛位,这样夜间点灯时,龙才有光有形。一条龙灯整个身子约有十多米长,由十几个成人用竹杆子举起。有人举在龙头,有人举在龙腰,有人举在龙尾。因龙身是用细竹片制成,故而龙身既结实,又灵活,上下左右舞动起来,有柔又韧,不易弄破弄坏。
天未黑时,那龙灯便先在一个村子里舞将起来,然后再去另一个村子。因此,哪个村子要舞龙灯,则是要提前预约,然后准备接应,要准备好舞龙灯的祭物等,比如蜡烛、香火、爆竹等。其次是选好在哪个地方接,然后在哪个地方舞,由哪些人来舞。
我所见的舞龙灯,则是小时候在乡村里发生的了(后来这一习俗都渐渐被淡忘了)。我们村子经常是夜幕很深时才排得上,但大家都在家里等着。当听到很远的地方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时,舞灯的队伍便渐渐来了。这时候全村子的人都开始高兴与喧闹起来。那时候乡村还没有电灯,主要在村子的某一处人家宽阔的地坪上来举行,于是大家都集中那地方,一块不大的地方则被人们挤得水泄不通。十五晚上如有月光,天空还明亮些,但通常正月十五这天都是阴天,于是村子里则是一片黑黑暗暗的。
听见声音时,村里便有开始安排人老远地过去接那龙灯,接头时以燃放鞭炮为标志的。接了龙灯过来,将龙停在地坪上,稍稍休息一下,但敲锣打鼓的仍是不间断。这时村里大人们要商量舞龙灯的分工事宜,谁来舞头,谁来舞腰,谁来舞尾,谁来击鼓,谁执龙珠,谁来放鞭炮等等,同时商量如何舞动的动作与注意事项等。大家议论得热火朝天,而我们小孩子们则只有看着的份儿。
在一阵阵众男众女们喧闹嘈杂声中,不久便分工到人头,随即组成临时的舞龙队伍,他们从送龙者的手里接过龙灯的竹杆子,每个人各就各位,作好舞龙的准备。我记得那龙灯是一条淡黄的白龙,龙头则是张牙舞爪,龙眼突出,有点威武吓人的样子,粗大的龙身里面,泛着淡淡火红的烛光。这时有人开始重声击鼓了,表示舞龙即将开始,接着敲锣的人也重声响应,其他接应的有拍铲(乐器),还有人开始放鞭炮烧纸香等,鞭炮的火光与巨响声交织在一起,烟雾腾空,整个村子都热闹沸腾起来。人们沿着龙灯四周围满成一圈,个个都是有说有笑的。巨龙是看着前面的龙珠而才舞动的。龙珠在前舞动,作左右四周摇摆状,龙首跟随着作戏珠抢珠状,这样,引起整个龙身游走飞动。龙因不能直行,只能游行,所有中间举腰的人旋转的动作较大,龙身一会儿游在地面上,一会儿游于空中,全要靠人努力来摆动,这样,整条就会象一条真活龙。舞行时,龙珠的游动由慢渐快,而龙头戏珠也是由慢渐快,及至那龙身可在空中与地下随意翻身滚游飞动,而且里面的蜡烛却能保持长亮不灭。
整个舞灯的时间大约有一二个小时左右(具体多长,我并不清楚),敲锣击鼓声才渐渐慢下来。舞完之后,则支付那些送灯的人一些辛苦费用,然后就要再燃放一组鞭炮与纸香送龙去另外一村子了。舞龙灯结束,新年正式过毕,乡村里则完全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我们小时看狮子灯,则是看热闹,偶尔还可以与他们嬉戏。但对龙灯却是不敢,因为从小父母们就告诉我们,龙是龙王爷,他是神仙,他活在天上,人间降水就得靠他的。如若人间得罪了他,他会发威,并降灾难于人间的。于是我们对他只有敬畏之心的。我们那时候,完全相信天上是有龙王爷,有玉皇大帝的,有雷公电母的。那时候,每当下雨时,村子里便有人说他看到天空中有龙在起水,必有一场大雨。我也看过,实际上就是那么一条乌黑的云系。当闪电打雷时,他们便说是玉皇大帝派雷公来人间惩罚恶人了。事有凑巧,每次下雨打雷时,便听闻有人被雷打死,于是这说法更神起来了。人们说那人必是做多了恶事,恶有恶报的。于是乡下便形成了个词叫:雷打头。所以我们小时,都是很小心地说话,也不敢干坏事,如果说了坏话或者干了坏事,则经常扪心自问,或者偷偷地责怪自己,会不会被玉皇大帝知道了,如果那样,龙王爷那双大眼睛一定在瞪着我们了,而且还会被雷劈头的呀!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