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顺
一个地方文教兴盛,卓然超越于他乡,是来自多方面的合力,上有国家层面的教育体制,下有当地民众的审美趋向,但最重要的是:地方官员的教育追求、有识之士的教育热忱和仁义之士的慷慨善举。此所谓另一种意义的“天时”“人和”与“地利”。
枞阳文风炽盛,胜迹辉煌,从凤凰山下陶侃的“运甓亭”,到达观山上“黄庭坚读书处”;从钱澄之筑室的“北山楼”,到刘大櫆讲学的“四望亭”;或从浮山陆子岩的“讲学洞”,到青山大石屋旁的“相国书庐”,无不闪烁人文的微光,散发浓郁的翰墨香书。
人文蔚起、人才辈出的枞阳号称“文章之府”,得益于灵山秀水的滋养,还得益于重教兴学的风化。自明末方学渐、童自澄分别创办有“桐川会馆”和“辅仁会馆”,经过逊清到民国,枞川大地学社林立,书声琅琅,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有吴汝纶先生创办的桐城学堂,房秩五先生创办的浮山中学,李光炯先生创办的宏实小学,张燕卿先生创办的“四毅学校”(枞阳中学前身),不一而足。这些历史名校造就了大批莘莘学子,无论如何变迁更迭,都已成为枞阳乃至皖江教育史上一个个璀璨的坐标,而那些为桑梓文教事业做出开拓性贡献的乡贤志士,都已载入史册,永远被后人铭记。
枞川河自北向南悠悠不绝,当流经枞阳古镇时却转身东去,想必是与千年古镇作一次深情的拥抱,抑或与白鹤峰来一次最亲密的接触。白鹤峰是枞阳小城东面的一座小山,举目可望,如一只振翅欲飞的白鹤,因而得名。又因其南临莲花湖,葳蕤挺秀,如含苞待放、亭亭出水的莲花,又名“莲花峰”。

莲花湖公园
传说,莲花湖为桐城派三祖之一方苞的祖业,方苞曾在莲花峰读书,或讲学。因为早在明朝年间,莲花峰寺宇林立,就建有古道庵、文昌阁、天禧禅院、关帝庙、魁星阁、大宝神房、齐庐客堂等。

方苞读书处

与白鹤峰隔湖相望的烈马攀鞍山南塬有方明善(学渐)墓。墓园当是一处精心选择的风水宝地,左右松柏葱郁,翠竹摇曳,显得分外肃穆幽静,视野由此越过潋滟波光的莲花湖,对岸的白鹤峰,如几如案,似笔架,像砚台,若文笔。白鹤峰独峰挺秀,南临长河、大江,为诸水环绕,昔为皖江胜地,四方游客踵至,赋诗撰联,以抒登临游览之兴。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