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枞阳访姚鼐吴汝纶墓记

时间:2021-03-22 13:51:17

  桐枞大地,物华天宝,地灵人杰。西北群山逶迤,东南长江如练,山川形胜。自汉代设枞阳县,唐代置桐城县以来,境内名人辈出,先后接踵,灿若星河,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戊戌年立夏日,午后大雨初霁,我与汪君相约同往桐城东南,观乎枞阳,访人文古迹,寻先贤遗风,以广博见闻,陶冶情趣。

  清代桐城地图(包括现枞阳)

  车行桐枞路,过孔城,达麒麟,即至铜陵境内。昔日桐枞一家,地缘相近,风俗相同,人文相通。1949年至今,先分枞阳、桐城两县而治,后分安庆、铜陵两市而属,虽经数次区划调整,然而文化无界线,不因区划隶属不同而割裂,桐枞仍然在文化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贯穿如一,血脉相融,亲如兄弟。

  汪君车技尚好,一路风驰电掣,路两旁葱翠桦杨倏忽车后,打开车窗,轻风拂面,温煦清爽,惬意至极。不觉到义津,见路左有照壁,上有“方苞故里”四个大字,顿觉甚有趣味而叹服。方苞开创清代桐城散文流派,立“义法”说,即作文须言有物,言有序,为桐城派之开山,功莫大焉。其人生于金陵,长于金陵,卒后亦归葬于金陵,其祖居地在桐枞。枞阳打出方苞牌,足见当地对桐城文化和名人效应之重视。

  车过义津镇区,将近会宫时,路右边“姚鼐墓”标识牌赫然在目。姚鼐是桐城派集大成者,提出为文义理、考据、辞章不可偏废,精、气、神相统一,阳刚与阴柔相结合之说,集成并丰富了桐城派之文论,其创作的《登泰山记》等文章入选中学和大学文科教科书。如此硕学通儒长眠之地,我与汪君定要去拜谒的。

  姚鼐墓离桐枞路不远,在村庄中一户人家门前停车后,见一小女孩在院落内玩耍,当得知我们寻访姚鼐墓后,她用手指着院前的竹林说:“诺,就在这里。”小女孩约摸是在上小学的年纪,眼神中透露着灵气,想必她会经常热心而不厌其烦地给许多探访者指认姚鼐墓的。

  她生于斯长于斯,自小深受地域文化浸润,与其交谈中,她红红的小脸上一直洋溢着对家乡的自豪感。我们顺着小女孩手指的方向没走几步,就到了姚鼐墓。墓地很普通,没有高圹大冢,没有石像生,简洁而朴素,如同桐城派文章一样雅洁。墓冢上插着很多塑料制作的五颜六色的花,估计是在不久前的清明节,麻溪姚氏宗亲来这里进行了瞻仰朝拜。

  姚鼐墓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我和汪君在文保标志碑前驻足观看,聊着姚鼐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聊着桐城中学里姚鼐手植的惜抱轩银杏树,聊着当地应结合乡村振兴和美好乡村建设,进一步保护利用好姚鼐墓。伫立墓前,脑海中浮现出姚鼐与朱子颖登泰山看到的“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冬日美景。姚鼐乐山乐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辈远思惜抱先生遗风,真的是邈不可及。

  从姚鼐墓返回桐枞路,车往枞阳方向行驶,见路右边有“吴汝纶墓”指示标牌,汪君方向盘右转,拐入乡间小道去访吴汝纶墓。吴汝纶墓真是不好找寻,我们走走停停,一路问寻。路也确是不好行驶,一会是狭窄的仅能一辆车通行的水泥路,一会是颠簸不平的石子路,一会又是积水泥泞的土路,乡间道路考验着汪君的车技,也考验着我们寻访吴汝纶墓的诚心。

  中途,我多次打起退堂鼓,不想找寻了。而汪君不畏路险,认为寻古迹,练车技,一举两得,乐在其中。幸好汪君坚持,最终寻到了吴汝纶墓,使我此行没留遗憾。二十年前,我即知道吴汝纶墓在枞阳,多次想寻访却未能成行,数次坐车经过桐枞路,只能望路旁“吴汝纶墓”标识兴叹,这次终于能与汪君一起访得吴汝纶墓,心中甚是激动。

  车停朱家湾村民组,在一位憨厚朴实的老乡的带领下,我们踩着泥巴,跨过沟渠,穿过树林,站在了吴汝纶墓前。

  吴汝纶是位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他官至知州,清廷聘其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曾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创办了安徽省近代最早的新式学校——桐城中学堂,他还是桐城派后期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在近现代教育史和清代文学史上,吴汝纶是不能不浓墨重彩书写的一笔。

  吴汝纶墓范围较大,周边草本葳蕤,墓地掩映在苍松翠柏中,庄重而幽静。墓碑由其女婿清史馆总纂、京师大学堂总监督柯劭忞题碑。

  吴汝纶不知道,他所创办的桐城中学以他提出并书写的“勉成国器”和“后十百年人材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为校训,从这里共走出了十几位院士,先后被他当年拟任职的京师大学堂即现在的北京大学以及其他985、211大学录取的莘莘学子数以万计,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战线上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汪君在吴汝纶墓旁驻足良久,心中充满了景仰。汪君是从事教育工作的,爱岗敬业,诲人不倦,师德高尚,从事教育工作十余年,也是桃李满园。我们俩在乡贤、教育家吴汝纶墓前深深鞠躬,顶礼膜拜。

  从吴汝纶墓返回桐枞路,我坐在车上与汪君说,桐城文化发达,离不开祟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姚鼐中年辞官后主讲南京钟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等书院,吴汝纶主讲河北保定莲池书院,受聘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创办桐城中学堂,还有姚永概创办安庆一中,等等。桐城人办学校,为人师,传道,授业,解惑,绛帐春风,杏坛弦歌,桃李天下,催生了桐城文化的兴盛。汪君赞同我的想法,表示亦有同感。

  车行枞阳,至鲟鱼,溯江而上抵宜城安庆,自罗岭双港金神回城,一路欢歌,人生至乐!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