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史迁烈士生平简介

时间:2021-04-08 10:48:44

  史迁,原名谦,字益吾,1902年生于安徽省枞阳县史家礼庄。父母早丧,由兄嫂抚养成人。幼年聪颖出众,在小学时即为师友所称赞。

  1924年,史迁从安徽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毕业。1925年春,与王步文、童长荣、余大化、房斌等东渡日本,考入东京铁道专门学校。1926年由李相符介绍,在东京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他与王步文等不断与留日学生中的“西巢鸭派”(即西山会议派)、“青年会”中的右派(即汪精卫派)进行斗争。

  1929年夏,史迁毕业回国后,在北京与周新民晤谈,取得联系。旋至南浔、平汉铁路工作,积极组织工人进行政治和经济斗争。

  抗日战争爆发时,史迁在汉口平汉铁路局工作,他利用职务之便,帮助大批青年奔赴延安。1938年,他经董必武批准,到达当时安徽省立煌(今金寨)县,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担任第五战区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后改为安徽省动员委员会)总务部主任干事,负责管理财务。

  在此期间,史迁同张劲夫、周新民、童汉章、翟宗文等一起,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并与国民党右派骨干方治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下,省动员委员会组织大批青年,分赴各地,发动群众,投入抗日救亡的洪流。

  1940年春,桂系军阀李品仙接任安徽省主席后,蓄意制造磨擦,向安徽、湖北之间的新四军发动进攻。同时,对动委会中的共产党员和民主人士进行政治迫害。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党组织指示在立煌工作的革命同志秘密撤至皖东新四军地区。史迁为大批撤退人员筹措经费做了不少的工作。此后,史迁和詹运生、麦世法、刘敦安等经常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及其后改编为第七师提供军政情报,并储存各种物资,准备欢迎新四军进驻立煌。当时,国民党顽固派准备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在安徽的桂系军阀与国民党右派互相勾结,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环境异常恶劣,活动极为困难,但史迁仍千方百计地进行革命活动。

  1941年皖南事变后,为了掩护新四军干部秘密活动,他向新四军第七师政治部请准拨款7000余元,由桐城县素孚众望的进步人士史恕卿老先生出面,在桐城县大关镇以复兴商店名义设立交通联络站;另在立煌县石稻场设立复盛商店,作为交通联络点。这些工作,对掩护新四军干部进出大别山起了一定的作用。

  1941年,周新民接受董必武指示,再次到立煌动员尚未撤退的党员和进步人士早日撤出。史迁因本身任务尚未完成,未及撤走。1943年9月9日(农历八月初十),天将破晓,史迁尚未起床,突被桂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部特务营在立煌县板仓堰俞家祠堂住所逮捕。在酷刑胁迫面前,史迁始终严词拒绝,对革命事业忠贞不屈。同年12月间,史迁和詹运生、麦世法、刘敦安等十多人被活埋于金寨县古碑冲附近张家湾。

  (史维岫)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