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百里皖江众多的湖泊中,神灵赛可谓是个佼佼者。
神灵赛湖地处枞阳县城东隅十余公里,东与藕山镇姚坂村接壤,南与浩瀚的万里长江裙带相连,鸥水相依,西南与羹脍赛隔“锅圩”相望。湖水穿过石矶头石拱桥带着羹脍赛湖水拥入永登闸流入长江。
神灵赛!多么令人向往。神灵的美德保佑着沿岸子民生息繁衍,安康幸福。正如司马迁在《史记》第二十八卷《封禅书第六》中所述:“神灵之休,佑福兆祥”。相传古时候神灵赛流域是傩戏之乡,每年正月十五请神敬祖、驱邪纳福,若逢上大旱大涝,居住在环湖的各大家族族长斋戒三日亲自在湖中央参加祭祀,以求风调雨顺。奇怪的是干旱祭之必雨,洪涝祀之必晴,每每灵验。于是,人们就把这祭祀神灵的湖面称作神灵赛。
古老的神灵赛,烟波浩渺,恢宏壮阔。濒江的湖面上露出的一座座小岛,像一颗颗蓝宝石镶嵌在巨大的翡翠屏上,格外引人注目,又像是一个一个的还未成熟的嫩艳的大南瓜飘浮于水面悠然荡漾。北面广阔的湖床像深闺的靓女爱羞似的长年沉默于水层之下不露神色,清冽的湖水宛如陈年老酒清澈透明,萦绕着大青山南麓大大小小的山峦,倒映着环湖岸上的绿树红花,保障着湖岸旱涝丰收。
湖沿水草蒹葭茂密旺盛,浪浣红菱,浟湙潋滟,风抚碧荷,暗香浮动。鱼跃虾嬉,鸟聚云屯。丰富的湖鲜接济着寒门度过荒年饥月,又经勤劳人的双手采撷捕猎运往周边的市场,满足人们的需求。

星转斗移至明朝永乐年间,朱棣皇上为富民强国,提倡围洲造田,圈圩垦荒,于是美丽神奇的神灵赛湖东南面先后诞生了“永乐圩”和“瓜墩圩”。两个圩口像两个门卫看守着神灵赛的内湖。内湖水在人的意识操纵下由石矶头顺着两圩夹堤源源不断地流入长江。
因两圩夹堤较窄,长江里的商船难以进入湖内,严重制约了内湖商贸金融。内湖刚具雏形的集市也因此被迫从现在的大青山村何氏祠堂东头(七十年代初县考古学者曾组团前去考察发现旧城遗址,七十年代末旧城遗址及瓦砾在“大会战”中加固了高祖联圩圩堤)迁移至内湖东南面的蜈蚣山下,即现在的石矶头集市。

到明崇祯末年,宰相何如宠以大地飞鹅要洗浴长江之水为由,奏请皇上,下拨资金到原桐城县以作神灵赛疏通之费用,但因种种原因内湖淤泥并未得以清理,只仅仅把“永乐圩”与“瓜墩圩”两圩夹堤间的湖水通道延伸至长江。(后人就把这延伸的新开挖的湖沟取名“新开沟”)。
弄巧成拙,本来神灵赛内湖长年碧波荡漾,可“新开沟”一疏通,内湖进入秋冬,水位渐跌,加上内湖淤泥逐年増高,以至于神灵赛进入秋冬湖床裸露。随着人口的逐年递增,到了清朝乾隆王朝,神灵赛湖再次减肥,先后又圈出“锅圩”、“竹墩圩”。“锅圩”可算上是个“离间”的高手,把亲如姊妹的神灵赛湖与羹脍赛湖永久分开。解放后“郭桥圩”、“青山圩”与“祠堂圩”也相继载入史册。
尽管如此,我记忆中的神灵赛湖依然美丽。澎湃的湖面像一双巨大的佛手呵护着内湖中尚存的如一颗颗璀璨明珠般的小岛与村庄。每一根佛指就是一道湖汊,佛手的两根中指头就是神灵赛的两大水派。一条从晋代始创的石屋寺泛着神韵穿过八卦大桥(在郭桥村牌楼组)汩汩而下,一条由九龙庵流经飞鹅大地与何氏家庙含着灵气趟过祠堂桥潺潺而来。他们都与神佛结缘,携带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常年不断地丰富着神灵赛的底蕴,补给着神灵赛的内涵。

神灵赛湖中的岛屿,大都以其形势命名。如瑁墩,色似玳瑁,形如一只庞大的海龟潜伏湖中,因其质地坚硬难毛,所以又称毛墩;
木鱼山小巧玲珑,矗立湖的东边,水拍四周岩石如闻佛堂木鱼鼓韵,谁听着,谁的心即刻清净如遁佛门;
獭猫咀像个淘气的娃,时不时的在和你玩着捉迷藏,水盈则潜,水亏则伸,变化莫测;
明墩(灯),银白色的岩表在皓月湖光下如大江大海中的航标灯闪闪发光,镇妖驱邪,指引方向;
蛤蟆墩犹如一只金蟾鼓动腮帮端坐在莲叶上,乐不思蜀,哪有思念寂寞的寒宫之情;
秋冬之时鲇鱼咀前清泉四溢,让你感觉奇特的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一个一个的泉水眼里,你用小木棒在里搅一搅,小鲇鱼就随同清泉陆陆续续摇头摆尾地游出来;
竹墩是天外来客,传说下江一尖酸刻薄的财主建宅需要大量的毛竹,便差人进入神灵赛北岸深山老林中,偷偷地砍伐了他人之竹,不丢分文。竹主人与之争辩,没想到财主置竹主人于死地后乘竹排欲逃之夭夭。没想到神灵震怒了,巧设障碍,扣下竹排永久在此。
鱤鱼地的地貌酷似一条超大的鱤鱼游嬉在神灵赛湖里,据说湖水无论怎样上涨,鳞鳍似的岩石如劈沧浪,在阳光下碧波中栩栩如生。又因其从大青山起脉,连绵起伏漂移至湖的中心,把湖分成东湖和西湖。传说十八罗汉在大青山金鸡洞潜修时每年夏秋都来东湖沐浴,给神灵赛留下了孤芳神韵;西湖四季有飞鹅大地的一对天鹅,朝朝在此喜乐,让神灵赛妩媚空灵。
这片土地还曾留下这么一页:据说刘伯温初涉仕途,在江西瑞州路高安县当县丞(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时,常常和朋友逍遥于山水之间,吟诗作画。一个夏日,他独自乘舟去扬州拜见施耐庵、罗贯中等好友,当船行至神灵赛滨江区域,突然狂风大作,小船被颠簸到神灵赛内湖。刘伯温一边避风,一边饱览山色。鱤鱼地的活灵活现让刘伯温的眼球迟钝了,于是登临鱤鱼宝地,即兴吟诗一首:
青山一脉劈沧浪,面对三台案袅香。
积善之家得贵地,子孙世代掌朝纲。
古往今来,只因鱤鱼地灵性密微,加上刘伯温的签诀世代相传,于是鱤鱼地声名鹊起,蜚声内外,引来多少达官贵人,名流学士到此觅地寻芳?
如今的神灵赛湖在“农业学大寨”的重创下已经面目全非,往日的岛屿大都夷为平地,不复存在,仅留下一个像影幕一般的湖面,虽然她在湖水汛期,也曾怒发冲冠,咆哮狂吼,吞噬稼禾,然,无奈于“人定胜天”。
眼下,我为神灵赛湖庆幸的是G347国道穿湖而过。G347的竣工通车必将给沉寂多年的神灵赛催生出巨大的发展动力。我期待着神灵赛发展的春天早日到来!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