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枞阳第一位中共早期党员姚佐唐

时间:2021-05-11 15:38:19

  1923年,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当时全国党员420人,枞阳就有4位。第一个枞阳籍早期党员姚佐唐,是领导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的领袖人物之一,1922年加入共产党,1928年7月,在上海因叛徒出卖被捕,后遭杀害。

  1928年10月6日,南京南郊雨花台响起了一阵凄厉的枪声,一批无产阶级的坚强战士倒在血泊中,姚佐唐就是其中一位。次日,《民生报》登载了国民党法庭的判决,声称姚佐唐“参加共产党,引诱工人入伙,招纳共产党要人罗世藩、孙竟川、许敬之等多人常在寓所开会,筹备暴动策…应处死刑”。字里行间,我们都可以看出姚佐唐为革命努力工作、与敌人英雄顽强斗争的情景。

  姚佐唐,祖籍安徽省枞阳县钱桥镇,1898年生于桐城县城关镇,家中排行老三,从小和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当技术工人的父亲生活在一起。从童年到少年,姚佐唐常听父辈们讲先祖的遗闻遗事。清乾隆年间,文坛上活跃着一批“治学为主”的散文家,号称“桐城派”,其代表人物就是当时有名的散文家姚鼐。姚鼐的侄孙姚莹任过台湾道,鸦片战争时,曾击败过英军的侵略,为保卫祖国的疆土立下了功劳。作为姚家的子孙,姚佐唐的父亲省下每一个铜板,让姚佐唐去上学,要他用功读书,长大可以报国报民。

  姚佐唐在上海扶轮中学毕业后,为了维持家中艰窘的生计,来到陇海铁路徐州北站(铜山站)大厂当学徒工,拜有名的技术工人、后成为最早的工人党员之一的史文彬为师。他有知识,不怕吃苦,几年以后,即任机车领班,深得工人们的信任,被大家推选为徐州铁路工会会长。

  1919年,五四运动的风暴席卷了整个,作为一个有理想的爱国青年,姚佐唐开始接触新思想以及思想进步的青年学生和爱国人士,广泛阅读《新青年》《劳动界》《劳动周刊》等进步书刊。在现实中,姚佐唐认识到只有斗争,劳苦大众才能得到解放;工人阶级只有联合起来进行斗争,才能摆脱被剥削、被奴役的命运,才能建立自由、平等的社会。

  1921年11月8日,徐州北站当局借故关闭被工人们称为“鬼门关”的八号门,与工人发生冲突,两名工人被开除,造成“八号门事件”。此事点燃了铁路工人们长期被欺压的怒火,工人们义愤填膺,以罢工为斗争手段抗议铁路当局任意欺压工人的行径,姚佐唐被推举为徐州北站罢工委员会负责人。这次斗争得到了陇海铁路全线工人的积极响应,在北方区委的领导下,从20日起举行了一场震惊中外的陇海铁路工人总罢工,至26日铁路当局完全接受罢工委员会提出的各项条件,“工人所要求之加油、加棉纱、年终双薪及恤金、恢复徐州八号门之人职务,每年例假,做工加点加薪等,均已认可”,并写成文件,立下担保契约。陇海铁路大罢工历时7天终以胜利告终。罢工胜利后的次年1月,陇海铁路工人代表会议在开封举行,姚佐唐等4人被选举组成陇海铁路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并发行新刊物《陇海铁路总罢工》,号召工人要为“反虐待”“争人格”“光国体”而斗争到底。

  1922年初,姚佐唐加入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不久加入了共产党,并担任了徐州铁路站党组织的负责人。后经由李大钊、王烬美、罗章龙推荐成为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13名成员之一。在北方区委的领导下姚佐唐在徐州北站主持召开了陇海铁路工会委员会。会上,姚佐唐提供了一份技术工人的介绍名单,扩展书记部报刊通讯联络工作,使书记部更为顺利、便捷地在全国范围内工作。

  1923年初,姚佐唐受党组织派遣去京汉铁路彰德站工作,发起成立了彰德工人俱乐部,积极开展工人运动。随后彰德俱乐部遵照总工会的要求改为彰德分工会。2月1日,姚佐唐赴郑州参加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7日大会遭到军阀的血腥镇压。“二七惨案”发生后,姚佐唐等代表满怀悲愤,代表全体铁路工人义正言辞的向北洋政府提出从速抚恤死伤工人及家属、严惩刽子手等要求。3至4月间,姚佐唐亲自带着徐州铁路工会的两名负责人去郑州向“二七”死难烈士家属表示慰问。回到徐州后,姚佐唐继续发动工人群众开展反军阀斗争。

  1924年6月17日至7月18日,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赤色职工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也同时召开。李大钊、王荷波、姚佐唐等人遵照共产国际的指示,组成了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当时,由哈尔滨经满洲里至苏联有一条秘密的国际交通线。这条交通线被誉为“一座红色的国际桥梁”,共产党许多早期领导人出席共产国际会议或被派往苏联学习、工作,大多由满洲里出境。姚佐唐等代表陆续到达哈尔滨后,他们在共产国际驻哈尔滨联络处交通员的护送下到达满洲里。交通员安排他们住进一家不算大的旅馆.并向店老板介绍说:“自己人。”店主人直率地说:“你们几位同志,起码要坐三辆马车,每辆车连车夫在内不能超过三个人。每辆马车一定要用四匹马拉,才能安全地偷越国境啊!”翌日凌晨,天将亮时,十二匹快马拉着三辆马车赶到国境线。有经验的马车夫把马车赶进山头两个碉堡中间的一条草原小路上,飞快地向国境线冲去。马蹄声惊动了哨兵,顷刻间枪声、鞭声、车轮声、马蹄声汇成一片。由于赶车人路熟,左躲右闪地避开纷飞的弹雨,三辆马车平安地越过了国境线,平安到达莫斯科。

  在赤色职工代表大会上,姚佐唐代表工人阶级发了言,博得会上各国工人阶级代表的掌声。赤色职工国际又称“赤色工会国际”,是各国革命工会参加的工会国际联合组织。1921年7月在莫斯科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宣告赤色职工国际的成立。大会强调,赤色职工国际应保持组织上的独立性,同时与共产国际采取一致行动,为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奋斗。大会通过的赤色职工国际的章程规定,赤色职工国际的主要任务不是去摧毁旧的工会,而是把旧工会争取过来,以便使国际无产阶级的力量同国际资产阶级相对抗。赤色职工国际在共产国际的领导下,对提出工人阶级的斗争任务和方法,帮助殖民地半殖民地开展工会运动,争取和教育工人群众,促进国际工会运动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25年初,姚佐唐从苏联回国,不久就受党组织委派率领50名铁路工人组成铁道队到河南参加冯玉祥将军对军阀吴佩孚的讨伐战斗。在流弹四射的战场上,他带领铁道队铺路架桥,确保铁路运输畅通,保障了战争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了胜利。1926年2月,姚佐唐又率领铁路工人去广州参加北伐军,担任革命军总司令部直接领导的铁道车队副大队长。那时,前线战事激烈,铁路沿线路轨枕木随地被掘,车站上车辆等应用器具没有一样是完整的。姚佐唐不仅和工人们夜以继日战斗在铁路沿线上,还把工人组成了宣传队,每到一地就在街上张贴传单、标语。在攻打武昌的一次战斗中,姚佐唐身负重伤,失去了一条腿,伤愈后,他装上了一条假肢又回到了铁道队,转战在江苏、安徽等地。1927年初姚佐唐随北伐军转战到了南京附近,铁道队除了铺路架桥之外还要参加战斗。有一次两军对峙,为了阻止军阀部队增援兵力,姚佐唐派了十几个队员摸黑到敌人后方车站,破坏了铁路,使战斗取得胜利。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形势急转恶化。这时,属于南京地委领导的姚佐唐铁道队里的数十名党、团员,因为机构严密、工作谨慎而没有暴露,这是大革命失败后南京唯一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党组织。6月,江苏省委成立后,姚佐唐及时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并准备向党组织汇报在南京举行武装起义的计划。

  1928年3月,孙津川担任南京市委书记。孙津川也出身于铁路工人之家,在以往的工人运动中,他们经常在一起并肩战斗。两位战友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再次重逢,更感亲密。姚佐唐积极协助孙津川进行地下斗争,其住宅也成为南京市市委的一个重要地下联络点和开会地点。孙津川经常和其他市委负责人在姚家以喝茶、打麻将为掩护讨论市委工作,布置工作任务,准备在南京组织一支革命武装推翻国民党黑暗的反动统治。7月,姚佐唐的住宅遭到反动军警包围,孙津川等同志不幸被捕。姚佐唐因出去打开水而脱险逃走,连夜赶往上海。由于叛徒出卖,姚佐唐在上海的一家旅馆不幸被捕,随即押解南京,关押在宪兵司令部看守所。

  在狱中,姚佐唐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而宁死不屈,严守党的机密。1928年10月,敌人无计可施,决定对姚佐唐、孙津川等下毒手。经过几个月的残酷折磨,姚佐唐十分瘦削,脸色苍白,没有一点血色。他们一走出牢门就怒斥敌人:“枪毙我1个,还有10个,枪毙10个,还有100个!千千万万的革命者,你们是杀不完的!”敌人惊慌不已,赶紧将他的嘴堵起来,可他仍然怒视敌人,直至到达雨花台枪响而倒在血泊之中。

  姚佐唐牺牲后,其妻在极度的悲伤里生下了遗腹子。其间,王明曾亲自登门送来五块大洋,罗章龙两次派人送来银圆。姚佐唐的妻子后随长子去了南洋,一生没有再婚。姚佐唐牺牲时刚满30岁,正是而立之年,只留下一张照片:头发自然地分向两边,清爽的脸上满是灵气,眉宇间有着豪迈和高远。上海一大会址珍藏着烈士生前口述——《一个参战工人的回忆》,每日颠沛流离,备历艰险,存于生死之间,令后来者尊敬崇拜、感叹不已。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