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东原为桐城县东乡,即今天枞阳县横埠、钱铺、周潭、老洲、陈瑶湖等乡镇。桐东区域地形特殊,有山高林密的三官山和河汊纵横的陈瑶湖,山地和湖沼并存,这种地形为新四军创造了有利的游击环境。
1940年7月,新四军第三支队参谋长林维先率五团三营来陈瑶湖,组建了新四军第三支队挺进团,并任团长,在水圩村谢家祠堂召开成立大会。10月,成立桐庐无县委。桐东八乡参议会同时在谢家祠堂召开,成立了桐东乡政联合办事处,建立“三三制”民主政权,同年12月改为桐东区抗日民主政府,王光钧为区长,区政府驻谢家祠堂,同时成立了桐东区人民参议会。1941年2月,日伪军大举“扫荡”,桐东抗日根据地一度失守,民主政权遭到破坏。1942年5月,县委召开扩大会议,恢复民主政权,选举民主人士章道元为区长。桐东抗日民主政府积极宣传抗日政策,广泛动员群众抗日,发展抗日武装,以各种方式支持党和新四军进行抗日斗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桐东抗日根据地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它是新四军七师所创建的皖江抗日根据地的发源地之一,并自始至终成为皖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皖江地区抗战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桐东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谢家祠堂)位于陈瑶湖镇水圩村,始建于公元1432年孟春,后于公元1721年重建,完工于公元1723年。谢家祠堂经历数百年风雨,2007年经枞阳县有关部门批准对其进行了修缮。桐东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上史料由市史志办提供。(张久愿)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