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
一座墓碑,就是一段历史。抗战时期,时间约在1942年,新四军淮南支队三连连长王正夺,带领他的队伍在庐江黄泥河剿灭了一个反动组织,迅速撤退到枞阳境内的钱铺香炉山下。
香炉山东面有一座寺庙,名凌云寺,在凌云寺正西面有个小茶馆,队伍到达这里正在休息,留一人站岗放哨,结果不巧的是遇上了广西军阀李宗仁的部队,地方农民习惯称他们为“广西佬”。
这次,李宗仁的得力干将李品仙,带着一个团的队伍从南面上来,由于“广西佬”来的太突然、人又多,岗哨慌了,来不及报告,直接开枪与他们打了起来。连长王正夺迅速作出决定:留下一排人由他直接指挥,掩护大部队撤离!
在这场阻击战中,新四军牺牲了十四名战士,其中有实名记载的只有三人:王正夺连长,庐江砖桥人;王朗,枞阳钱铺虎栈村肖家湾组人;王远长,枞阳钱铺将军村上街组人。
激战中,有三位新四军战士,从香炉山西南方的一个山坳冲了下去,山坳里原住着五户方氏族人(现已全部移居高岭组),有两位新四军战士躲进了方家院子里,两天后回到了新四军淮南支队。而剩下的那一位受了重伤,倒在了走向方家路边的柴草堆里,幸运的是,第二天凌云寺的主持采药路过时发现,请来村民把他抬到了斋洼组,与地方农民头天解救下的那两位战士一并交由章老太太救治,伤好后他也回归了新四军淮南支队。
而那十四位新四军的遗体则被当地农民就地挖了三四个坑掩埋了起来,他们的忠魂一直守在香炉山下。为了不忘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后人在香炉山下为烈士立起了一座墓碑,供庐江、枞阳两县人民瞻仰,上有挽联:
香炉有幸埋忠骨
碑碣无由勒令名
满怀着对革命烈士的崇敬,本人特填词一首,以作悼念:
巫山一段云·忆忠魂
可叹香炉劫,悲哉新四军。青烟缭绕悼忠魂,常聚一段云。
思入遥途逆境,惊看红旗革命。英雄热血付青春,至今石留痕。
注: 1、连长王正夺:2001年一位年过九旬的庐江老人,要求来香炉山烈士墓祭拜,此时人们才知道他是连长王正夺的上司,才得知连长的姓名。 2、王朗:准确的说香炉山那次战役中牺牲者是十三名,王朗是在另一场战斗中牺牲的,因为同在香炉山,都是新四军烈士,人们自然的把他们放在了一起。 3、王远长:本人几经波折,亲自查询,寻找到烈士亲属,才得知其真实姓名。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