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幕旗山,李全驻过兵吗?(二)

时间:2021-06-25 09:22:10

  李全在历史上是个颇有些分量的人物,《宋史》有传,事迹很清楚。只是,李全的名声很不好,死后被定为“叛臣”。他的传记收在《宋史》卷四百七十六、列传第二百三十五《叛臣传》里,内容不少,分上、下两传。原文很长,我按文意压缩了一下,以便简要地了解下李全其人:

   李全(1190—1231),潍州北海人。兄弟三人,李全排行最小。李全擅使铁枪,时号“李铁枪”。金兵攻打山东时,李全母亲及长兄死于战乱,李全遂与仲兄李福聚众数千,起兵举事。此后,李全的队伍迅速扩大,成为当时的义军主力。

   宋嘉定十一年正月,李全归附宋廷。归附后的李全与金兵交战,连获大捷,升领达州刺史、广州观察使、京东总管等。

   宋嘉定十四年,李全以其兄李福守胶西。李福与宋将张林不睦。李全遂率兵击张林,尽取青州,领承宣使、保宁军节度使。

  宋嘉定十六年十一月,宋廷以许国任淮东安抚制置使。许国倨傲自大,引起李全不满。李全乃趁许国不备,领兵攻之,许国缒城逃走后自缢死。经此变乱,宋廷震动,丞相史弥远恐生变故,乃授徐晞稷继任淮东制置使,屈意安抚李全。徐晞稷对李全以礼待之,方相安无事。

  这时的李全开始私欲膨胀,很有野心。多次与朝廷的对抗,为他今后的败绩也埋下了隐患。

  宋宝庆二年九月,金将孛鲁率大军进入山东,欲招降李全,李全不从。孛鲁遂攻青州,李全只能婴城自守。城内原有军民数十余万,元军围困一年后,仅剩数千人。其时粮草已尽,连牛马都吃得精光,李全无奈于次年五月出降。成吉思汗令孛鲁便宜处置李全,以李全为山东淮南、楚州行省。

    叛宋后的李全开始与宋对立,领金军攻取宋军泰州,复取通州、扬州,但在湾头为宋军所阻。宋绍定四年正月,李全连续被宋军所败,损失惨重。正月十五,趁李全不备,宋将赵范、赵葵用计诓出李全,堵绝退路。李全逃至新塘时,陷入数尺深的泥淖。宋制勇军追至,用乱枪刺死。

  上面的文字内容是根据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五史·宋史》缩写的。《宋史》是官修的正史,所书史实无容置疑。李全的死,与幕旗山无关,更不是“抱帅旗而战死”,可以论定。李全被乱枪刺死的那一节,原文如下:

  全(李全)窘,从数十骑北走,葵(赵葵)率诸将以制勇、宁淮军蹙之,贼趋新塘。新塘自决水后,淖深数尺,会久晴,浮战尘如燥壤,全骑陷淖不能拔。制勇军奋长枪三十馀乱刺之,全曰:“无杀我,我乃头目。”先是,令诸将上,众获头目无得争以为献,故群卒碎其尸,而分其鞍马器甲,并杀三十馀人,类非卒伍,俱不暇问。

  这就是真实的李全,根本就不是什么“抗金英雄”,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叛臣”。历史比文学,要残酷多多!

   李全不是死于幕旗山,那么,他是不是在幕旗山“驻兵”了呢?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