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儿妹四娘狡悍善骑射,刘全收溃卒奉而统之,称曰“姑姑”,众尚万余,掠食至磨旗山,全以其众附,杨氏通焉,遂嫁之。
杨安儿妹四娘(即李全妻杨妙真)聪慧胆大,善于骑马射箭,其舅刘全收编溃逃的士卒,奉杨妙真为首领,称“姑姑”。当时兵卒过万,沿途抢掠至磨旗山。李全率领手下归杨氏统领,杨氏乃与李全结为夫妇。
李全的形象越来越糟,他不仅没在幕旗山抗金,反而是在磨旗山“掠食”。我们钦仰的“抗金英雄”,原来却是绿林匪首!虽然如此,但李全毕竟和磨旗山沾上了边。呵呵。
我对李全的传记反复研读多次,发现一个问题:李全一生的军事活动都在山东一带。李全的妻子杨妙真在磨旗山抢掠时,他们还没有成婚,那时的李全还是青年。青年时代的李全一直活动在山东一带,后期势力曾扩展至安徽的濠州、淮南、滁州、涡口等北方地区,安徽南部则根本没有涉及,更不要说长江岸边的枞阳!
李全所到的“磨旗山”,并不是枞阳的“幕旗山”!
百度“磨旗山”词条,有下面的介绍:
李全驻兵的磨旗山在山东莒县,我县幕旗山所宣传的李全驻兵事,全系附会。当年写《桐志》的古人,因为磨旗山的地名相似,有意加以附会,所以很谨慎地用了“相传”两字,不像现在人胆大,假的都能说成真的。
之所以写了这么长的一个考证,是因为最近看到幕旗山公园的征联活动中,对幕旗山的介绍有“李全幕旗山驻兵”事。原文引用的资料都是错误的http://congyangshici.3000y.net/data/15196/detail.php?thisid=89611。用一个错误的信息进行宣传、征联,势必影响幕旗山的历史真实。这种情况如不及时纠正,幕旗山的历史将会越来越模糊。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