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明代御史盛汝谦

时间:2021-06-30 09:50:01

  盛汝谦,字亨甫,号古泉,[今枞阳县义津镇北盛村人] 。宋末盛姓始祖葬於天然大湿地菜籽湖滨,并建有北盛庙。故北盛祖庄是盛姓聚居地,分别有盛家瓦屋、盛家咀头、盛家祠堂、盛家冲、盛家大屋等自然村庄。现有居民405户,约2000余人]盛汝谦就出生在北盛祖庄,也叫北圣祖庄。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年]中辛丑科进士,官至司徒、御史等职。在任御史期间,奉圣命巡视陕西少数民族茶马贸易,适逢关中大旱,灾民迫於生计,啸聚山林,互为掠杀,盛御史目睹惨状,即组织当地官员每曰施舍糊粥赈济灾民,然后再巡视茶马贸易行情。此后盛御史又奉命巡按京郊灾民生存情况,并将巡按的情况写成奏疏请求朝廷发放国库储金6万两购粮赈济。京郊灾民才度过灾荒。因勤政爱民,回京后任光禄寺卿,为开源节流,盛汝谦说服皇室每年裁减开支10余万两。盛汝谦是二朝元老,因与奸相严嵩政见不合,请假归里,严嵩倒台后才肯入京上任。先后仼南太仆卿、操江佥都御史。时值沿江地区山高水阻,芦栁荗密,盗贼出没,盛御史侦悉官匪一家之弊,到仼后即制定官员失职连坐法,如此同时设哨船分江段防匪捉盗,从严治军,盗贼匿迹,治安收效显著。。后又升任为户部右侍郎,此时盛汝谦已70高龄,因力不从心而告老还乡。回乡后移居桐城县城,深居简出,唯公益亊业十分热衷,桐城县城墙原为土筑,历经兵燹雨蚀,倒塌破损严重。明万历罒年[1576年]盛御史不顾年老体衰与乡贤筹募银两2、1万余两,造窑40余个,起土烧砖,终于将土城換为砖城,为城防作出重大贡献。因无为土桥与枞阳东乡毗连,每年防务费都由桐城百姓负担,百姓苦不堪负,盛御史多次如实上奏朝廷要求减免,最后朝廷终于取消了桐城百姓的经济负担,盛御史卒后,百姓感念其德,特在桐城东门外建起了''万姓碑''以志纪念。后来又在城里建“五凤坊”,分别为里人齐桀、盛汝谦、阮鹗、赵釴、戴完建坊旌表。盛汝谦御史生活十分简朴,冬天身披30多年前在陕西时的破旧羊皮袄,出门宛如老丐。同乡学者方学渐常入其门畅叙,每次畄歺均为粗茶淡饭,可谓君孑之交淡如水也。盛御史还有一个孝慈的小妹嫁给处士方初,方初小姑甚恶,有一年冬天,偶然发怒,竟将盛氏推入雪地之中,用斧脑击其背倒地昏死,很长时间盛氏才苏醒,她伛偻着身体还要到厨房为一家人做饭。盛氏的娘家还有一个卧病在床的舅爹,她毎天都要赶到娘家服侍舅爹,当天去娘家当天又赶回婆家,帮助舅爹洗脏衣服,没有柴米她就典卖嫁衣手饰,买好的给舅爹吃,奉养无缺。天下暴雨桐溪水涨不可渡,她自带巨索渡河也不误侍奉舅爹。其兄盛汝谦深知妹味劳作辛苦,尝安慰说:你辛劳侍亲,称得上是笃行慈孝的人,你又养了三个贤德的儿孑,以后定有福报。后来盛氏的三个儿孑都是桐城县的秀才,其中小儿孑方学御果然做了临湘的县令,很有贤名。而盛氏的姑姑死后则相传化为伯劳[鸟名] ,整天在荒野田草中鸣叫:姑恶、姑恶。[资料来源:康熙12年<<桐城县志>>宦跡.孝慈]等笔记资料。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