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枞阳县境内重要红色资源(二)

时间:2021-07-05 10:54:15

  (三)抗日战争时期红色资源

  1.桐东抗日根据地:三公山桐东抗日根据地

  桐东抗日根据地是皖江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辟于1940年3月至1944年8月,历时5年零5个月,其范围大致为枞阳横埠、钱铺、白梅、周潭、老洲、陈瑶湖等乡镇,以山高林密的三公山和河汊纵横的陈瑶湖为主要活动范围,北连无为抗日根据地,南接桐南抗日根据地。

  2.桐南抗日根据地:大青山桐南抗日根据地

  桐南抗日根据地,开创于1943年2月至1945年10月,历时两年零8个月。其范围大致为枞阳南部沿江一带,东与汤沟镇接壤,东北滨临白荡湖,南滨长江(含江心洲),西连菜子湖、白兔湖,西南与破罡湖、花山相邻。东连桐东抗日根据地,西接花山抗日根据地。

  3.东北抗联创始人童长荣

  童长荣(1907—1934),字斓华。安徽省枞阳县人。1921年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他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学生运动,被推举为安徽省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1930年2月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加强巡视指导全省党的工作。9月在郑州被敌人逮捕。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931年3月调任中共大连市委书记。同年11月任中共东满特委书记,领导创建抗日根据地,组建红三十二军东满游击队。

  4.“飞将军”黄彬

  黄彬(1912—1942),又名黄桂元、黄静寰,枞阳县横埠镇黄山村人。原国家文化部长黄镇的胞弟。1937年底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下半年,从抗大毕业后奉命到新四军四支队工作。曾任桐城第二游击大队大队长、新四军第七师55团副团长兼政治部主任。多次率部袭击日伪军据点,赢得“飞将军”威名。

  (四)解放战争时期红色资源

  1.大军渡江中线指挥部(陈氏宗祠)

  1949年4月2日,枞阳县全境解放。随后,二野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率众进驻陈氏宗祠,成立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部署东起无为、西至安庆鸭儿沟的中线渡江事宜。

  陈氏宗祠位于枞阳县城正大街。宗祠为前、中、后三进的清代抬梁式建筑。前进为三开间,中间为门厅。中进大厅陈列渡江战役文物展品共64件,其中有渡江时使用的武器、文献资料、船工用具、参战证、奖状、奖旗、渡江胜利纪念章等。中后进之间有天井,两侧为厢房,后进是历史文物展览室。

  1961年7月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大军渡江起渡点

  1949年4月2日,中线解放大军在枞阳摩旗山设置指挥台、瞭望所、重炮阵地,在玉板洲南部设置排炮阵地。二野三兵团第十一军成立渡江突击营,进驻铁板洲、玉板洲地区,为强渡长江作准备。并在枞阳县境内约一百五十华里的渡江战线上设立枞阳镇—铁板洲、桂家坝—长沙洲、汤家沟—王家套、北埂—姚沟四个起渡点。

  1949年4月20日,中线渡江部队和运输队集结长江北岸近20万人,从各个湖泊港汊登上船只,驶进起渡点。

  4月21日下午5时许,渡江大军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千余里的战线上,万帆竞发,强渡长江天险。

  22日,渡江部队乘胜追击国民党96军及从安庆逃窜的国民党军残部,并迅速解放贵池、殷家汇等地。

  4月25日,渡江部队与皖南游击队胜利会师于大洪岭。

  中线渡江战役的胜利,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全线渡江战役的胜利,立下了丰功伟绩。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