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佐唐,1898年生于安徽枞阳。中共早期党员,我国早期工人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革命烈士。姚佐唐出身工人家庭,自幼跟随在江南造船厂工作的父亲生活在上海。姚家先祖姚鼐系清朝著名散文家、中国文坛上著名的散文流派“桐城派”代表人物;姚鼐侄孙姚莹在鸦片战争时曾在台湾任要职,击败过英军的入侵,为保卫祖国的疆土立下了汗马功劳。少年时代的姚佐唐,常听父辈们讲述先祖的轶闻逸事,从小就立志用功读书,准备长大后报国为民。
在领导工运中崭露头角
1916年,姚佐唐在上海扶轮中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法继续深造,不得已到陇海铁路徐州北站(铜山站)当学徒,师从中国最早的工人党员之一的史文彬学习技术。姚佐唐年轻有学问,肯钻研,又能吃苦耐劳,不久就深得工人们的好感与信任,很快升任机车领班。
1919年5月,在俄国十月革命风暴的冲击下,中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汹涌的浪潮震撼了神州大地。面对外敌入侵、山河破碎,姚佐唐忧心忡忡。他广泛接触青年学生和进步人士,一头扎进《新青年》《劳动界》《劳动周刊》等进步刊物中,不断阅读各种进步书籍,开始用新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初步接受了进步革命思想。姚佐唐还积极地行动起来,会同一批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在江苏徐州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革命宣传活动,同时积极从事组织、领导铁路工人争自由、反虐待斗争。
世道的黑暗和反动军阀的残酷剥削使他备受艰辛。他仇恨这暗无天日的旧社会,渴望砸烂旧世界。在学习中,在实践活动中,姚佐唐成熟了,他看到了无产阶级受苦难、遭奴役的阶级根源,懂得了唯有斗争才是消除阶级压迫,求得民族解放的唯一出路,他立志奋斗,至死不渝。
陇海铁路是清政府向法国、比利时借款修筑而成的。20世纪20年代初,法、比帝国主义者依然控制着铁路的管理权,他们与北洋军阀政府、地方军阀相互勾结,对中国铁路工人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陇海铁路徐州站机务处下属负责修理机车的大厂,有工人400余人。洋人经常打骂和侮辱中国工人,工人每天工作10到12小时,有时长达17小时,工资却极其微薄。1921年2月,法国人若里担任陇海铁路机务总管后,对待工人更为苛虐。他在全路实行裁人减薪,仅半年时间就开除了75人,工人们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为了严格限制工人的自由,铁路当局在大厂设置了一个唯一的出入口——八号门,工人进出必须经由此门。工人进入八号门,就被关闭起来,如同进了牢狱,不得自由外出,即使到了下班时间,洋人如果不准开门,工人也只能忍受,不得离厂。工人们因此将八号门称为“鬼门关”。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1921年11月8日下午下班的时候,徐州北站当局借故关闭八号门,无理限制工人自由,达两小时之久。工人要求开门,把门者不但不开,反以洋人势力相恫吓。工人们饥疲难忍,义愤填膺,猛力挤开了栅门。法、比帝国主义管理者串通大厂副厂首高长利,诬称厂内工人组织老君会负责人柴凤祥、王辅“聚众闹事,砸门而出”,随即予以拘押,并宣布开除。这即是八号门事件。
铁路当局任意欺压工人的行径激起了徐州北站工人长期压抑的强烈愤慨。工人们胸中的怒火彻底爆发。在这个危急的关头,姚佐唐挺身而出,决定组织工友们为了自由和权利而斗争。400余名工人一致推举他为徐州北站罢工委员会负责人,准备组织全体罢工,抗议铁路当局,并派出刁玉祥等多人前往开封、郑州、洛阳等站联络,商讨陇海铁路全线罢工事宜。此举得到陇海铁路全线工人的热烈响应。
11月16日,陇海铁路各站联合发表《陇海路工人宣言》,提出撤换法国洋人总管、不准虐待工人等条件,遭到铁路当局拒绝。20日上午,徐州北站工人在站前举行了罢工誓师大会,姚佐唐代表总罢工委员会发布了罢工宣言书:《敬告全国各路同胞同业兄弟们,恳乞求助声援》。宣言声讨了铁路当局压榨工人的种种罪行,号召工人为“反虐待、争人权、光国体”而战,宣言激愤了群情,坚定了斗志。徐州北站全体机工率先罢工,继而电告开封、郑州、洛阳等站。陇海铁路各站工人相继举行罢工誓师大会,宣布陇海铁路全线大罢工。
陇海铁路全线大罢工引起中共北方区委和全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的高度重视。李大钊亲自主持召开北方区委会议,分析罢工形势,并委派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罗章龙前往陇海铁路深入一线,指导罢工斗争。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的领导下,陇海铁路各站成立了“赤色工会”。徐州北站工人组织老君会正式改组为工会,推举姚佐唐为会长。
在罗章龙等的领导下,姚佐唐等工人领袖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稳定了罢工队伍。全路工人众志成城,斗争锋芒直指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罢工斗争使陇海铁路运输停顿,“几成一死世界”,铁路当局遭受巨大损失。迫于压力,洋人与军阀政府指令铁路督办和路局代表同罢工工人谈判。姚佐唐等工人代表提出了接回开除工人、即日加薪、不得再苛待工人3个复工条件。后以此为核心,扩充为15项。
11月26日,罢工到了第七天,铁路当局和军阀政府被迫接受了工人提出的15项复工条件。双方正式签订复工文件。洋人与军阀政府允诺撤换陇海铁路机务总管若里,接回被开除工人,给工人加薪,不得延长工时,不得无故刁难苛罚工人等。罢工取得完全胜利。陇海铁路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所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罢工斗争,是我党初显身手的重大事件,也是全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前奏曲。
同年12月初,为了加强各地工会之间的联系,姚佐唐在徐州北站主持召开了陇海铁路工会委员会座谈会,并向罗章龙提供了一张分布在全国各大企业的几十个技术工人师傅的名单,作为推广书记部报刊通讯联络员参考之用,这为后来书记部在全国范围内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
创建江苏第一个党支部
陇海铁路罢工斗争取得胜利后,为了保障工人的权益,与资本家进行长期斗争,陇海铁路罢工委员会决定组织陇海全路总工会。1922年1月15日,陇海铁路工人代表在开封举行会议,选举姚佐唐等4人组成陇海铁路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姚佐唐担任陇海铁路总工会执行委员会会长,并决定发行《陇海路总罢工》,作为铁路工人自己的刊物。同月,姚佐唐加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1922年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干事、共产党员李震瀛受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派遣到徐州指导工人运动,负责筹建党组织。经过认真考察,李震瀛发展了徐州北(铜山)站工人罢工骨干姚佐唐、程圣贤、黄钰成三人入党,建立了江苏地区最早的党组织——中共陇海铁路徐州(铜山)站支部,由姚佐唐任书记,直属中共北京地委领导。江苏第一个党组织的成立,在中国现代工运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不久,经李大钊、王尽美、罗章龙推荐,姚佐唐成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13名成员之一。这时,李大钊辞去了北大的一部分职务,专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的工作,与姚佐唐一起直接领导北方的社会运动和工农运动等党的工作。
1923年初,根据京汉铁路彰德站工人运动发展的需要,受上级党组织的委派,姚佐唐到京汉路彰德车站帮助开展工作。在侯德山等人的协助下,他组织筹建了有13名成员的彰德工人俱乐部,后改组为彰德分工会,并展开了积极的斗争。2月1日,他以代表身份前往郑州参加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7日,军阀吴佩孚采取高压手段,调动军警血腥镇压罢工工人,会场血流成河,这使姚佐唐对军阀政府的反动本质和凶残面目看得更为清楚。姚佐唐毫不畏惧反动政府的白色恐怖,踏着工友的鲜血,继续同敌人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二七”惨案发生后,姚佐唐一面组织营救工作,一面率领48名工人代表,代表全国铁路工人向北洋政府集体请愿,提出从速抚恤死伤工人及其家属、严惩刽子手等7条要求。同时,发动工人继续开展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同年4月,他同铁路工会两名负责人一道,冒着生命危险,去郑州慰问“二七”惨案中死难烈士家属。在出席京汉路工会举行的一次各站工会负责人会议时被捕,后因同行的另一名工会负责人主动承担责任,姚佐唐得以脱险。不久,北洋军阀政府加紧镇压工人运动,逮捕工人运动积极分子,姚佐唐等因难以立足,为继续开展革命活动,与部分党、团员骨干被迫先后离开徐州。当年5月中共徐州站支部停止活动。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