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继亭,1916年出生于安徽金寨。1930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3年间,历任中共皖西北道委宣传员、红二十八军秘书等职。1935年,任中共鄂东北道委书记。1936年夏,回红二十八军工作,参与岳西和平谈判。1938年春,任新四军四支队七团政治部主任,后历任四支队九团政委、新四军第七师沿江支队参谋长兼中共桐(城)怀(宁)潜(山)中心县委书记等职务。1944年,在陈瑶湖(时属枞阳)指挥作战中牺牲。
“天上瑶池,地上瑶湖。”初夏时节,位于长江北岸的陈瑶湖风光旖旎,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这片襟江带湖的灵秀之地,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英雄胡继亭曾在此指挥战斗,并将热血洒在陈瑶湖畔。
胡继亭,又名胡继庭,1916年出生于六安县南庄畈宋畈村(今属金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幼年曾在南庄畈三道河梅姓私塾先生处读书4年,能写对联、做文章。1929年,六安农民举行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1930年,胡继亭在苏维埃列宁小学学习,任六安六区童子团中队长、大队长。年底,他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任六区少共书记。
1932年,胡继亭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共皖西北道委宣传员,正式投身革命。后来,他又任皖西北道委书记郭述申的秘书,跟着郭述申学到很多知识,逐渐成长为成熟的政治、军事干部。1935年2月,任红军第二十八军政治委员高敬亭的秘书。同年冬,任中共鄂东北道委书记,领导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组建便衣队,开展反“围剿”斗争。1936年夏,胡继亭回到红二十八军协助高敬亭工作,提出进一步发展便衣队的主张,得到支持。在胡继亭努力下,便衣队发展到80多个,近千人,成为鄂豫皖苏区反“围剿”斗争的一支重要力量。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胡继亭随高敬亭与国民党当局谈判,达成停战协议。红二十八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后,胡继亭任四支队第七团政治部主任。1938年9月,胡继亭指挥部队在安庆至合肥公路上的范家岗、棋盘岭等地伏击日军运输队,歼灭日军200余名,毁日军汽车百余辆。其中,在桐城棋盘岭打的伏击战,取得赫赫战果。
据新四军《棋盘岭战斗详报》记载:“敌伤亡七十余,被我打毁汽车五十多辆,缴获三八式步枪二十一支,子弹七千余发,太阳旗百余面,地图、文件两挑,食品罐头二百箱,其他军用品无数……”1938年11月,胡继亭率队又在棋盘岭狠狠地袭击日军装甲车队。这次袭击,消灭敌军官4人、士兵80多人,毁装甲车两辆,缴获大量军用物资。一连串胜仗,大大提振新四军军威,有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12月,胡继亭调任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九团政治委员。1939年下半年,胡继亭到皖南军部学习,后调至淮南工作。
1943年3月,胡继亭任新四军第七师皖南支队兼皖江军区皖南军分区参谋长。在赴任途中南渡长江时,被日军拘捕,囚禁于铜陵监狱。因未暴露身份,经党组织多方营救出狱。 9月,胡继亭任新四军第七师沿江支队兼皖江军区沿江军分区参谋长,同时担任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书记。一方面,他率队同日伪顽军作坚决斗争,另一方面,积极领导中心县的党组织和政权建设,广泛宣传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推动全民抗日救亡运动呼吁奔走。
新四军抗日根据地不断巩固发展,引起日伪顽军强烈不安。1944年2月12日,国民党顽固派大举向我桐东根据地进攻。胡继亭在陈瑶湖钟泊地区指挥部队予以反击,受到顽军200多条船只围攻,他率部奋力抵抗。次日,在反击顽军第三次进攻中,胡继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新中国成立后,胡继亭烈士的名单被镌刻在上海新四军广场纪念碑上,位列第88位。(柳文)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