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唐儒雅烈士

时间:2021-08-17 16:09:23

  枞阳县的钱桥镇,良田沃野,河汊纵横,山岗座座。

钱桥镇东北部的高丰村(古称新埠咀)是新埠唐氏家族的发祥地和聚居地,这儿青山为屏,河流如带。清晨,当各家各户的大门徐徐拉开,东边宝塔形的龙城山,南边“山浮水面水浮山”的浮(渡)山如屏风一般跃入眼帘,罗昌河自东北向西南逶迤而去,映衬着龙城山顶一轮初升的红日和浮(渡)山明媚的山峦,此时,一幅大写意的山水画卷就徐徐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与高丰村一衣带水的浮山及山脚下的浮山中学一直成为皖中革命的摇篮。由于当时敌我力量悬殊,革命处于低潮,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共产党员及党的组织大多转入农村活动。浮山僻在乡间,交通闭塞,好多革命者以浮山中学及浮山岩洞作掩护,反动派鞭长莫及。1929年春,中共安徽省临委书记王步文来到浮山,同期的革命者还有周新民、朱蕴山、任锐等,他们以浮山中学为中心,利用浮山岩洞,举办农民运动讲习班,培养农运骨干,而与浮山一衣带水的高丰村,由于受此地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的影响,仅新埠唐氏家族,就先后涌现出开国将军唐哲民,老“三八”高鸿以及本篇的主人公——革命烈士唐儒雅等众多仁人志士。
高丰村的最北端,高丰村与洪湾村交界处的府君小学向南大约四百米,有座依山而建的村庄曰唐庄,因村内全部住着新埠唐氏族人而得名,革命烈士唐儒雅就出生在这儿,而唐庄西对面的石头山,草色青青,灌木丛生,终年松涛阵阵。在石头山的顶端,一座修葺一新的陵园临水而卧,紫红色砂石中间矗立着一座灰白色的墓碑,墓碑顶端的红色五角星下方,“唐儒雅烈士之墓”七个金色大字十分醒目,这就是革命烈士唐儒雅墓地,唐儒雅烈士身后一直长眠于此。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显然不仅仅是一座简单的墓碑,而是老一辈革命者为今人谋求自由美好生活的见证,它简直就是一座历史的丰碑。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笔者就读于府君小学时,每每清明节,学校就组织学生到石头山唐儒雅烈士墓前去祭扫。那成片的红领巾与山岗上的映山红相映衬,给山岗涂抹上一抹血色,頓时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硝烟弥漫、血流成河的岁月……

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祭扫的情形历历在目。或许由于当年年幼,抑或烈士牺牲过早,烈士的革命事迹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终成遗憾。
时隔多年,当战争的硝烟散尽之后,方今海晏河清,随着2012年皖枞新埠唐氏(六修)宗谱的竣工和2019年枞阳县人民政府对唐儒雅烈士墓的整修,烈士的革命事迹再度唤起人们的记忆,经多方查证,逐渐清晰完整了起来。
新埠唐氏家谱有载,唐儒雅,新埠唐氏十九世孙,庆字辈,1904年生于钱桥镇高丰村唐庄,中共地下党员,长期从事地下工作,任县级领导,1931年不幸牺牲,1959年追认为革命烈士,葬唐庄大泊后梢石头山。

  

枞阳地方志有载,唐儒雅,出生寒门,少年磨难,青年时期,在庐江槐树冲读书,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逐步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者。1929年春,中共安徽省临委书记王步文来到浮山,同期的革命者还有周新民、朱蕴山、陈雪吾、章逐明、房师亮、吴克政等人,他们活动在桐城、庐江一带,指导建党和开展农运工作。新成立的桐城县委和浮山区委利用浮山岩洞,举办农民运动讲习班,培养农运骨干,准备发动农民暴动。
1929年,唐儒雅被任命为桐城下北乡地下党组织书记,先后在陡岗、南阳店、大窊口、陶家塝、庙圣咀一带,组织领导工农学商参与的革命运动,并准备在适当的时机进入大别山。他们的活动,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罗河团防军的四处清剿。为保存组织,积蓄力量,他便转移到桐城东乡汤沟兴学教书,暗地里仍然坚持开展革命活动。一九三O年,他不幸被汤沟团防军逮捕。
天让其亡,必令其狂。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发明了种种酷刑疯狂迫害革命者,在刑讯室内,敌人使用了多种惨无人道的刑具,上踩板,灌辣椒水,烙铁印……刑法受尽,但丝毫没有动摇唐儒雅的革命信仰,反而更加激起了他的斗争意志,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唐儒雅斩钉截铁,大声长啸:“天不怕,地不怕,哪管铁链子底下淌血花。拼着一个死,敢把反动军阀爪牙拉下马。杀人不过头落地,砍掉脑袋只有碗大个疤。老虎凳,绞刑架,我咬紧钢牙誓不怕。阴沟里石头要翻身,革命的种子发了芽。折下骨,当武器,不胜利,不放下,坚信漫天出彩霞!”他始终保持着铮铮铁骨。不久后,上级党组织进行了营救(一绰号叫“大窑货”的武装)。救出时,唐儒雅浑身是伤,面如土色,昏迷不醒。在党组织的精心照料下,他被秘密转移至自己的家乡钱桥。
一九三一年初,唐儒雅率领了一支地下武装,讨伐了孔城团防军,缴获了十多条枪,逮住了北山镇团防军头子王麻子的外甥。后因看守不慎,让那家伙逃掉了,因此也给后来的地下斗争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
不久之后的一个阴云密布的日子,因叛徒张茂盛告密,孔城团防军百人武装,对钱桥来了个突然袭击,他们把唐儒雅的家乡唐庄围了个水泄不通,挨家挨户地进行了搜查,并把全庄男女老少都赶到了打谷场上,恶狠狠地逼问:“你们要把地下党唐儒雅交出来,就什么事情也没有,否则,你们都脱不了干系。”乡亲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知道!”,几次盘问没有结果,团防军来了个重点搜查,他们把唐儒雅家抢个精光,砸了个稀巴烂。狡猾的敌人最后在邻居家的一间小屋里发现了唐儒雅,唐儒雅再次被捕了。为了震慑其他人,那群魔鬼们当众对唐儒雅进行了严刑拷打,给他上了踩杠,用石磙碾压,唐儒雅的大腿骨断了,但他仍像钢铁巨人一般坚贞不屈,“你们这些狗东西,别妄想从我嘴里得到什么。”敌人尽管耍尽了花招,施尽了毒计,没曾想什么也没得到,他们只好打算将唐儒雅带回孔城。当推着唐儒雅的小独轮车行驶至钱桥老街附近时,敌人得到了消息,营救唐儒雅的共产党武装已从后面追赶上来了,他们只好执行就地枪决。唐儒雅在就义前,对刽子手们发出了无畏地嘲笑:“我是个手无寸铁的共产党人,凭着真理,凭着对革命的忠贞,我的头颅可以砍下,献血可以流尽,但信仰绝不可动摇,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唐儒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是面不改色,心不跳,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本色。一九三一年四月,唐儒雅英勇就义了,他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春天里,时年仅二十八岁。

 

“有的人死了,他仍然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唐儒雅烈士生命的长度虽不及他人,但他生命的宽度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唐儒雅烈士短暂而辉煌的人生告诉人们,什么叫死得其所,什么叫浩气长存,什么叫重于泰山。唐儒雅烈士顶住了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对死亡放声大笑,不正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桐城文化的精髓么?所有为真理、为正义事业英勇战斗甚至奋不顾身的人们必将载入史册,流芳永远!唐儒雅为我们新埠唐氏家族,为桐枞人增添了无上荣光。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敌我力量悬殊,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唐儒雅毅然决然地走上了革命道路,难道他就不为自己及家人的安危考虑?唐儒雅烈士虽然献出了生命,但他的“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以及浩然正气仍充塞于天地宇宙之间,当年,正是有千千万万个唐儒雅,才有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康。炎炎夏日,当人们漫步于清凉的林荫道上,是否应该明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担当,如今,民族复兴的重担又历史地落到了当代中国人的肩上,这一伟业仍然需要千千万万人为之奉献,做出牺牲。学习革命英烈的奉献精神,积极投身民族复兴大业,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告慰烈士的在天之灵,让烈士含笑九泉呢!
唐儒雅烈士永垂不朽!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