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安
没想到,山芋的命运如今有了颠覆性的改变。这个曾经被列入“瓜菜代”一类的粗粮,今天竟被人们视为饭桌上的珍宝。尤其是营养学界认为山芋具有抗癌作用后,网络上更是推波助澜,引起人们广泛的青睐,平时不甚喜欢吃山芋的人如今也钟爱有加。
我对山芋的感情与生俱来,其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出身于农村,从小耳濡目染,知道山芋在农民心中的份量。在饥饿的年代,山芋是农家半年粮,更是人们活命的希望,曾活人无数。听乡亲们传说,有一家人在断炊多日,饿得奄奄一息时,想起家中阁楼上还有两袋当时准备喂猪的干山芋渣粑,一直忘记了,仿佛溺水的人见到一根救命绳索,看到了生的希望。就是这点平时不受待见被遗忘了的渣粑救了一家人。我还听说,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天下,兵败退守枞阳会宫城山头驻札时,在兵马无粮草之际,发现山边到处是长满藤蔓的植物,被战马吃藤时拔出来的是芋头,及时解决了兵马的粮食问题。从始,朱明王朝十分重视山芋的种植。
传说真假如何,无从考证。但我们家深受其惠却是亲身经历的。解放前我家仅有两块很小的起潮田,三年淹两头,全靠旱地和开荒边角地收获的山芋等杂粮解决大半年的口粮问题。因此我们对山芋怀有深厚的情感。
其次也与遗传有关。我至今时时忆起在山芋收获季节,家里不是烀山芋,就是饭头上蒸山芋,亦戓稀饭里掺山芋块。山芋是父亲的最爱,他宁可专吃山芋也不吃饭。每到山芋收获时节,父亲的气色就好了起来。当时的我,是有小鱼不吃豆腐的主,最多饭碗里夹上一两块。没想到到自己老了时候竟像当年的父亲一样,喜欢专吃山芋当饭,与山芋有了难以割舍的情结。
山芋的可贵,受到农民的喜爱,其中之一原因是因为它泼皮,好种植。农民根据自己将栽插的亩数,计划山秧芋种多少面积,确定秧多少种,等芋种长出藤蔓,也到了种植季节,趁着小雨天气,人们戴上斗笠披起蓑衣剪回一捆捆山芋藤,再剪成一叶一芽的芋秧,插进早已做好的山芋埂宕里,等小雨停了山芋秧也活棵了。随后的日子就是松土锄草翻藤若干次,到八九月份就是收获季节了。挖出的山芋摆放埂上,鲜红可爱。那时,孩子们在地里寻找一棵上长着三四个四五个一挂的山芋挂到家里通风的地方,让它们慢慢风干,这样的山芋生吃就像雪梨一般甘甜。
还有孩子们对山芋的喜爱是因为山芋还可以用来熬成山芋糖。当年的农村,即便是1960年代以前,副食品还是比较匮乏,即便有,农村孩子也吃不起。因此,只要年成尚可,春节前夕,不少农家都要熬一些山芋糖稀,炒几锅冻米,用山芋糖捏成的拳头大小的炒米糖团,或切成块状的方片糖,都成为大人小孩的最爱。尤其是春荒时节,干活回来,能吃上一个糖团感觉是很美的。
农民对山芋的感情是深厚的,可山芋最大弱点就是不好长时间保存。因此,那年月几乎家家都有山芋窖。一般都选择背风向阳干燥的坡地或墙埂下打窖,大的窖可以储藏十几担山芋,小的也能储藏上百斤。收获多的农户窖蘵得多,除了自食,还期望来年春能卖个好价钱。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一种名叫红心的山芋,既粉又甜,深受农民欢迎。这是解放后我们农科部门自己研究培育的新品种,不仅口感好,出粉率也比传该山芋高得多,储藏也较老品种好得多,直至今天仍是农民喜爱的品种。不过,这种品种不同今日的黄心,黄心烤出后囊软而甜,倒比红心品种好吃。近年又出现紫心山芋,据说其营养成分和保健功效有甚于其它品种,但我最欢的们是红心山芋,也许是童年的记忆难以泯灭吧。
但山芋也有过让人冷漠的年月。记得是1958年大跃进开始的岁月,小村并大村,成立以排为单位的大村,集体吃大食堂,吃饭不要钱。村中家家的灶台被拆,锅被集到一起,不允许私人动火,更不允许个人养鸡养猪,即使家有余粮私下也做不成饭。当时社员集中住宿,男女分开,周末才准许夫妇相聚一次,据说这是过共产主义生活。当时我正读小学五年级,放学回家看到路边尽是被人?弃的山芋,踢得满地滾,无人捡拾,心中很是不落忍,心想,吃大食堂就能这么糟贱山芋么?但是不理解。很快,连读三年自然灾害,让人们意识到,这是对吹牛作贱粮食的报复。如今,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人还难免谈饿色变。
如今,物质的极大丰富,山芋似乎早已完成人类充饥的使命,人们还会记得山芋的前世今生吗?幸好,山芋又进入科学家营养学家的法眼,重新成了人们追捧的食物,不必再担心它的绝迹。如今大小餐馆,山芋粉条山芋粉块堂而皇之成为席上人们喜爱的山珍。不管别人如何,我对家乡黄土冈上种植的山芋情有独钟。因此,毎年山芋收获季节,我总是让在农村的亲友给我弄点来解馋。
山芋的命运是时代的缩影,它的延续与消逝都与时代息息相关。作为粮食范畴的一种物种,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我想,人们都不应该也不会忘记它的。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