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山歌好比龙眠水

时间:2021-08-30 15:51:10

  40多年前,我在团结圩插田,认识了一位民间高手——刘珍南先生

  牯牛背水库自从上世纪60年代建成后,沿库的20多个生产队严重失地,口粮不能自给,经多次联合上访,桐城县政府在团结圩划拨了一片土地,供水淹区生产队集体耕种,以解社员口粮之不足。

  团结圩下至古井,上到老圩,东抵大圩埂,西临吴山嘴。方圆千亩,一马平川,与枞阳县隔水相望。阳春三月,莺飞草长。圩田里人头点点,耕牛遍地,野火片片,炊烟袅袅。犁田的,搭埂的,盖工棚的,修晒场的……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欢歌笑语热火朝天,好一派春耕大生产的繁忙景象。

  四月里,田畴泛绿,迎风起浪,圩田里漾起了绸缎一般的锦纹。早稻正是田间管理阶段,农活儿一般都是薅草,那时还没“野老”之类的除草剂,水田除草都用安上长把儿的刮扒,在浅水的秧禾株行间左右来回的捅扒,不甚费力,游刃自如。

  这天我被安排在五亩凼薅草,边干活边和社员们山高水远,家猫野狗的水扯。忽然,一阵微风拂面而来,暖意洋洋。一串歌声悠然入耳:“南风那个不抵哟北风那个凉啰,家(ga)花不贴哟野花那个香啰,野花那个虽香啰不长那个久喔,家花那个不香啰久久哟长啰……”

  这歌声高声大嗓,字正腔圆,有蒙古牧歌之豪放,似陕北民歌之风情;有腾格尔之豪爽,比蒋大为还清亮。听了这歌声,顿感一阵清凉抚平了初夏的烦躁,好比一碗油汤滋润了干涩的枯肠。

  我由衷的赞叹:“这是哪个?山歌唱得这么好听!”知情者随口就答:“这是刘岭的刘珍南(luan)。”我不认识这人,但我跟据这歌声揣想:这人肯定是身材魁伟,年轻力壮,眉清目秀,性情爽朗的一个人,我一定要见见他。

  时近晌午,人们渐有饥饿的感觉。都巴望着,静听着本队的队长或炊事员召唤“收工吃饭啰”的喊声,可就是不得如愿。正当此时,随风飘来一阵懒洋洋的歌声:“肚子饿之喏心里哟嘈喔,南京打米哟北京淘喔,三江口里哟挑水哟吃啰,紫金山上啰砍柴哟烧喔,砍柴烧喔,等姐饭好着饿死之了啊!”

  这歌声仿佛是一把健胃消食片,听了以后,饥饿感加速加剧,好像今天的午饭比平往真的晏了许多。于是大家怨声载道,特別是我,那时年轻,才二十多岁,消化力强。一天三餐饭,一顿三大碗,前头吃后头饿,下田没一会子就饥肠辘辘。巴不得一天吃五餐,歇火时加个餐才好。

  傍晚时分,晚风习习,太阳渐渐收敛了光和热,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渐有收工歇息的念想。这时又有一串喜悦的歌声飘然而至:“太阳下(ha)山啰往下一掉喔,老头子抱着喔老奶奶笑喔,老奶奶问他啰笑什么喔,太阳下山啰好困告喔。”啊!多么平实的话语,多么简单的满足!真实的表达了那个时期农民日出而作,日沒而息的简朴而平静的生活心声。

  有一首《菩萨蛮》写得好:“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据说山歌这玩艺是我们江北人解放前在江南打工(干农活),与东家的女眷们朝夕相处,日久生情孕育出来的产物。

  日复一日,一年到头,有钱无钱,回家过年,这是他乡游子永远迈不过的坎,无可奈何,忍痛割爱,流泪眼送流泪眼,断肠人送断肠人,千叮咛,万嘱咐,希望明年再重逢。可是第二年春天来了,江北农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重返江南,于是回忆那苦中有乐的甜蜜岁月,梦想那如花似玉的意中情人,那田间地头,花前月下,那插秧采茶,打柴种菜……那可人的笑脸,历历在目;那温情的话语,句句暖心。

  于是这肺腑之言就情不自禁的流淌出来:“小郎今年啰二十三啰,日夜思想着上茶山啰,茶山上有位哟小大姐哟,陪郎干活喔陪郎玩啰……”

  五月黄梅天天雨,田畈里也没有多少活儿干,队长安排大部分人回家种山地,只留一两个人看棚子和照应田水。这天,我邀同伴陪我到刘岭队去见识刘珍南先生。

  刘领队工棚与我队相距步行十多分钟的路程,烟雨中隐约可见,不一会儿就到了,正巧刘珍南先生也当值。趁他转背倒开水的机会,同伴对我小声地指认了他。这一介绍让我大吃一惊,这人与我心中的歌者截然不同,判若两人。

  眼前的刘珍南中等身材,皮肤黝黑,头发灰蒙蒙的,眼睛半睁的,嘴巴像漫画上的青蛙,上唇覆盖着下唇,说话声也不见得好听。特别是他那两条腿长短不齐,粗细不一,走路一颠一跛,身体摇晃。见此情景,我既惊讶又同情——惊讶者,其貌不扬却歌喉亮丽;同情者,遭逢厄运,命途多舛。

  那天因怕唐突,没谈唱山歌的事,只相互应付地说些庄稼生产,天气变化等不相干的事,大约半个钟头,我们便告辞,便客套的叫他也到我们工棚去耍耍。

  回来的路上,我问同伴,这人烧锅的怎么样?同伴有点嗔怪的说:“他哪有烧锅的呢?他是光棍头子。”这时我又吃了一惊,但转而一想,难怪他会唱山歌了,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灯看我,我看灯,越看越想越伤心。只有唱唱山歌,自娱自乐解解闷了。

  从此以后,我们一来二去,接触多了,彼此逐渐了解熟悉了,有时碰到一块,还开开玩笑俏皮他,他也不怄,莞儿一笑。但他回敬你的坏话就在嘴边,有时反戈一击,言简意骇。毫不费劲。他还喜欢说些诸如孬仔女儿出嫁,傻儿子讨亲,姐夫调戏小姨妹,丈母娘考察女婿等男女偷情的笑话,令人前伏后仰,捧腹喷饭,而他自己若无其事,一点不笑。

  凡是晴好的天气,在外干活儿,总能听到他爽朗的歌声,歌词时而重复,时而翻新。时而高歌,声振云表;时而浅唱,如泣如诉。在他唱歌的间隙,也有人试图呼应一下,跟他对歌。但都不是对手,搞不到几句就没有下文了,急炸乌星,屁都不敢放了,真可惜他没有遇到刘三姐,不然真是郎才女貌的一对好歌手!

  刘珍南先生一个字不认识,科学文化更是漆黑碧绿。我之所以尊他为“先生”,是因为韩愈先生说过:“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我只不过比他多识几个字罢了。他在山歌创作与演唱方面,确是奇才。我叹为观止,望尘莫及。

  我一直没搞清他肚子里到底有多少首歌,也搞不清是什么来路,是凭记忆长期积累的?还是延师口传心授的?还是无师自通,即景而撰的?我所听到的,我所记得的。恐怕只是他歌之万一。

  他不但应时而歌,还能够信口开河,即景而歌,见事唱事,见人唱人,比如看见大路上来了一位大嫂,他就唱:“大路上走的谁家妻?站着站着我问你:你家的男人是哪个?你的房门朝哪里?”后面的话难免有些荤的,反正是开玩笑,不是认真的。

  这位大嫂也不知(管)是什么性格,听到都跑快快的。性格内向的只好自认倒霉。今天起了冒时早,碰到这个俏皮鬼,也没法到田间去和他理论,低着头逃之夭夭了。性格爽快的,抿嘴而笑,满面春风,昂首挺胸,健步如飞的去了。

  看到大路上有位小伙子,他就唱道:“小哥哥来小哥哥,你怎么黄皮黑瘦着?是不是姐家的茶饭怠慢着你?是不是姐家的生务(农活)累坏着?累坏着,是不是心中想着哪一个?你若想东头的姐给你去港亲,你要想着西村的姐做媒,姐做媒哟,你要想着姐姐我就是现成的。”

  他所歌唱的人物形态各异,个性鲜明。

  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百折不挠,万死不辞的私通幽会者。“晓星起山一盏灯,十八岁嫖姐到如今。走了多少黑夜路,穿过多少黑森林,碰破多少蜘蛛网,绊断多少烂树根,雷鸣火闪头上过,阴魂鬼火耳边风,墙头爬成了马鞍形。”

  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坚定不移,执着追求者:“撩不倒乖姐莫要慌,小郎回家学术匠,给妇箍个马子桶,马桶沿上钉个桩,天天戳在姐身上。”“撩不到乖姐莫伤心,小郎回家学裁缝,给姐做件花棉袄,棉袄胆里藏根针,天天戳到姐的心。”

  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纵横捭阖,八面玲珑的女强人:

  “18岁大姐靠门框,手上戒指排成行,走路的大哥莫笑我,我一个戒指一个郎。相与一郎是知府,相与二郎是书堂,相与三郎开酒店,相与四郎开染坊,相与五郎卖烧饼,相与六郎卖生姜。相与七郎是打手,相与八郎是木匠,相与九郎是道士,相与十郎是和尚。打起官司有知府,做起文章有书堂,堂上来客有酒店,穿红带绿有染坊,小儿啼哭有烧饼,头疼脑热有生姜,打起架来有打手。打坏门闩有木匠,念起经来有道士,做起道场有和尚,吃起饭来一大桌,做起事来一大班,老娘是世上的女霸王。”

  想来也难怪,在那种法制不健全,婚姻不自主的旧社会,男女青年追求爱情,向往幸福,偷偷摸摸的社会乱象情有可原,在所难免。

  我真佩服刘珍南先生唱“姐啊、妹啊、撩呀、嫖啊”这些字句特别顺溜,毫无羞涩脸红之态。反有自豪光彩之意。据我了解,刘珍楠先生并不是轻狂放荡之人,毫无劣迹,绝无绯闻。他在生产队人缘口碑都很好,快人快语,邻里有事奋勇在前,从不收工钱,顶多吃顿饭。

  山歌没有曲谱,音符,节拍自行调节,语气助词自由添加,声调高低自由发挥,唱者从心所欲,听着心旷神怡。唱山歌适合做不动脑子的轻体力活,如插秧,薅草,摘茶,车水,单车车水最惬意。唱山歌不影响工作效率,还能消除寂寞、疲劳。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我在团结圩种田,生活艰苦,然则听山歌以当食肉也。

  1978年以后,实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集体生产模式不复存在,又因离家路远,交通不便,团结圩田没法再种了。政府给水淹区人民补发供应粮。从此以后,我没见过刘珍南先生,更没听过他那悦耳的歌声,恐怕现在他已登仙作古了。

  山歌乃民俗文化,虽难登宮殿大雅之堂,然却为樵子农夫之乐。现在山村旷野,所见老弱病残,难闻欢歌笑语。山歌濒临失传,希望得到抢救。(摘自六尺巷文化)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