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靖
方苞籍贯是清桐城人,这是没有疑义的。《清史稿》方苞传记其为“江南桐城人”,不太准确。因为方苞出生前一年,江南省就已拆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所以准确的说,方苞应是“安徽桐城人”,而不是“江南桐城人”。
正如江南省拆分一样,桐城县后来也拆分为桐城、枞阳两县。那么,方苞应属桐城、还是枞阳人呢?
兹据相关文献资料将其先世里居简述如下:
一世方德益,宋末元初由池口迁居桐城县城凤仪坊,占籍桐城。
历八世,方家开始沿菜子湖两岸南迁,并各占一庄。方苞八世祖方圭迁乔岗庄,乔岗在今桐城。
至十世祖方梦旸迁居高庄,高庄在今枞阳县义津镇高升村。
十二世方大美,官太仆寺少卿,晚年复迁县城,高庄仍有田庐。
大美死后,子方应乾居家不守礼法,引发乡民汪国华、黄文鼎变乱,史称“桐城民变”。方家府第被烧毁,兄弟五人被逐出县城。方苞十三世祖方象乾先迁枞阳,后迁南京。
十四世方帜,随父居南京近五十年,晚年移居芜湖。方帜生有四子,存者唯方仲舒、方珠鳞两人。方珠鳞居在戴家冲梁庄(今属枞阳县官埠桥镇),梁庄至今仍有其后代。
十五世方仲舒,即方苞父亲。方仲舒“少时耕牧枞阳黄华,既而迁于六合”(见《方苞集》)。方家为何住在黄华呢?《桐城桂林方氏家谱》记载:明万历年间,方大美、方大镇在黄华金鸡岭下置有大片祭田,所以方大美后代落魄后多迁黄华,大美子方拱乾卒后即葬于黄华。
就方家中六房方大美后裔论,十三世之后,只有左光斗之婿方畿一支迁回县城(后代复迁湖南武陵),其余全部迁出桐城县城,或居南京,或居枞阳。
方苞在枞阳产业可考者有三处:高庄、莲花湖、黄华,但桐城没有一处。方苞晚年在南京建“教忠祠”,因费用不敷,才将枞阳产业出售。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