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永
最近读的书是《谈美》,又叫《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是朱光潜先生1936年写的一个关于美学的小册子。朱光潜是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1897年生于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说起来我们还是同乡。高中时读过先生的一篇课文,提到“证道六艺”;现在的高中课文选了先生的《咬文爵字》,读来都受益匪浅。
先生的作品,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现象与哲理,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这几年,读过《谈美》好多遍。每读一遍,美多一分。
到底什么是美呢?
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生活中的美,例如“一朵鲜花插牛粪上”,鲜花美,牛粪不美;同一个事物,有人感觉美,“情人眼里出西施”。“一棵古松”往往有“三种态度”。
先生说:“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我们常说,回忆是美好的,因为已经过去了;未来是美好的,因为隔着时间的距离。要知道,今天也会变成回忆,正如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说“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其实,当下才是最美好的。
我们看别人流汗,往往平添自己的清凉;看别人悲剧,倍感自己的幸福,幸灾乐祸这个词就是写照。其实,事到临头,自己也可以自在的。看看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看看毛泽东: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换一种“距离”的眼光,发现生活的美好。人生追求越来越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步履匆匆,总将今天的忙碌换明天的美好,待明日成今日,又是连着的忙碌。一切似乎都是理所当然理直气壮,鲜有时间思考美的意义。
有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钱钟书说:“如果不读书,行了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书是我们与先贤的对话,是我们生活与人生的指南针和地图。有了这个指南针,我们才能找到人生的真正目标,找到自我;有了这份地图,我们能在沉重的现实生活中抬头仰望星空。
读过谢思球主席关于先生“厚积落叶听秋声”的故事。是啊,换一种眼光,生活便不同了。
“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于是“人要有出世的精神”。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朱光潜先生如是说。《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声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王阳明说:“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然小人之得其欲也,吾亦但见其苦而已耳。”(《为善最乐文》)马克思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的追求仅仅是基础,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基础上,精神的追求才是永恒。所以:营营戚戚,忧患终身,心劳而日拙,欲纵恶积,以亡其生,鸟在其为乐也乎?若夫君子之为善,则仰不愧,俯不怍;明无人非,幽无鬼责;优优荡荡,心逸日休;宗族称其孝,乡党称其弟;言而人莫不信,行而人莫不悦。所谓无入而不自得也,亦何乐如之!
只有上升到生命层次,只有把个人的价值融入到国家,融入到时代,才是大美。《谈美》第一章说:“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发出来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惜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大学》说:“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臧克家说“人生永远追逐这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远大的目标是前进的动力。有了远大的目标,我们看待生活的眼光才会不同。美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素养,是一种智慧。当我们以“出世”的精神“慢慢走——欣赏啊”,生活中的一切便有了无限的乐趣。
身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如何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呢?工作的压力,家庭的负担等等,都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调整心态,积极应对?我们有人叹教师工资低,叹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当我们静下心来,一切以孩子为出发点,我们会有更大的收获:学生的成长,专业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才是人生快乐的本原。
有了“美”的眼光,还要有“美”的行动,“诗心匠手”者也。我想到了实际教学工作。
读书,汲取营养以“美心”。儿童正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读书十分重要。如何发掘课文的人文目标,如何开展拓展阅读,如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读书的方法?如何外化其行内化其心?之前读过先生的《咬文爵字》和《文学上的低级趣味》,深受启发。而《谈美》从古文的学习、诗词的赏析切入,梳理了文字背后的逻辑,上升到美学的高度,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如何做到“诗心匠手”呢?我想到了书法和写作。都知道,书法,看是一回事,写又是另一回事。临帖是基础,是对美的观察,体验,感悟,模仿,其中还包含潜意识的发酵。对于阅读与写作,我们往往割裂开来,把单篇课文内容的理解作为重点,忽略文学的整体性,忽略文字内在的逻辑,背后的规律。读书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读书的提升,不单纯是模仿,也是创造。《谈美》说: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阅读的时候,感知文字的美丽,梳理文字背后的逻辑和规律,从而有效地模仿、迁移。如多维度古诗词教学下的文章学研究探索就给我带来了意外的收获。
感受太多,一时难以诉诸笔端。书香相伴,时光必定更加美好。
《谈美》金句摘录: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发出来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惜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成人们往往嗤不郑重的事为儿戏,其实成人自己很少像儿童在游戏时那么郑重,那么专心,那么认真。
慢慢走——欣赏啊!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