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方以智《通雅》简介

时间:2021-09-29 09:44:38

  《通雅》共五十五卷,作者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初稿,其后不断增补修订,至康熙五年才付梓,前后共计三十年,是作者的心血之作。

  全书共分疑始、释诂、天文、地舆、身体、称谓、姓名、官制、事制、礼仪、乐曲、乐舞、乐器、器用、衣服、官室、饮食、算数、植物、动物、金石、谚原、切韵声原、脉考、古方解答等四十四门。对举凡天地人身之故,辄通考旁征而会通之。

  在《自序》中作者表明:"此书非类书"。"函雅故,通古今,此鼓箧之必有事也。"……今以经史为概,遍览所及,辄为要删,古今聚讼,为征考而决之,期于通达,……名日《通雅》。"

  这部书包括了天文、地理、算学医学等"志艺"之学,记录和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介绍了当时传入国内的一些西方科学知识,并批判地加以吸收总结,广征博引,成为当时科学,学术成果的总汇集。在书中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方以智的"质测之学"。

  方以智重视实学,提出了自然科学与哲学联盟的"质测通几"的新理论,并且在这个理论指导下进行了艰苦的学术实践。

  质测之学研究的是源远流长、无所不包的客观物质世界。研究范围是鉴定性质,品评优劣,把握规律。"通几"则是研究天地万物动静分合变换的致理,也就是揭示事物之所发生变化的固有的因果联系。

  方以智认为,古今中外的学问知识,任其纷繁复杂,都可以根据事物的规律加以分类。他在《通雅·文章薪火》中说:"有专言德行者,专言经济者,专言文章者,专言技艺者,专言权势者,专言兵符者,专言法纪者,专训诂者,专记事者,专寓喻者,统而言之,无非道也,无非性命也,有专言性命之道者,离事离法以明心,而举其曷统者也。因有专言生死鬼神者,因有废世以专言仙定者,因有专言养生者,因分忘世之言、出世之言,因有别传善巧者奇兵者,要不出于质论、通论。考测天地之家,象数、律历、声音、医药之说,皆质之通者也。专言治教,则宰理也。专言通几,则所以为物之质理也。皆以通其质者也。"

  意思是说:德行、经济、文章、技艺、权势、兵符、法纪、训诂、记事、寓喻等专科都可通称为天人性命之学,及至于专门讲天人性命之道、生死鬼神、仙定、养生、忘世、出世以及别传善巧,都不外乎质测和通几两类。

  他对于那些死守伦理,不务实学的儒者颇不以为然,指出:"世所为儒者,多有二病,穷理而不博,闻道而不为善。……守苦难,以尊礼法,与好作诡异以超礼法者,皆好名之徒,桎梏其至性为之者也"。"汉儒解经,类多臆说:宋儒惟守宰理,至于考索物理时制,不达其实,半依前人。"从学术角度批评了"儒者"的好名疏陋。认为西方的质测之学尽管还不完备,但却较之通几之学详细。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他的实学体系。

  方以智还认为,对前人的知识不能无批判的继承,必须"善疑"。要善于从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发现问题。对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不可不识,不可不疑"他说:"吾与方伎游,即欲通其艺也,遇物欲知其名也。物理无可疑者,吾疑之,而必欲深求其故也"。

  在质测通几的指导下,他博采众家之长,考寻变化之源,殚精竭虑,集三十年心血,考证名物象数,训诂声音,完成了开一代实学新风的巨著《通雅》在名物训诂,文字学,者韵学等小学方面,方以智提出了"考世变之言,通古今之诂"的思想。他说:"愚历考古今音义,可知乡谈随世变而改矣。不考世变之言,岂能通古今之诂而是证名物乎?""非考古不能诉源,非博洽旁通不能知古。""固当旁采诸家之辨难,则上自金石钟鼎,石经碑贴,以至印章款识,皆当究心者。"

  他还提出了"事属一字,字各一义,如远西因事乃合音,因音而成字,不重不共","使万世奉同文之化,是所望也",改革汉字,使汉字拼音化的思想。在三百多年前,能有这样的认识和想法,在当时是卓然独立的。

  《通雅》以其博大精深,不仅记录总结了当时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反映了作者唯物主义世界观,其考据精核的学风和研究方法,还影响了清代的许多学人,开创了一代学术新风。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