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福成
后来上了初中,学校发了一本名为《可爱的枞阳》一书,我才比较全面的了解到一些枞阳悠久的历史,杰出的人才和灿烂的文化。自此我对自己作为一名枞阳人而深感骄傲和自豪,在那样一个充满梦想的中学时代,我就暗下决心,要努力学习,为自己为枞阳增光添彩。
这时的枞阳成了我奋斗的目标,前行的动力,但由于一直在农村读书,我的生活轨迹基本上和这座江南小城产生不了交集。仅有的几次交集还是来参加决定人生命运的大考,自然无暇顾及小城的美。但小城中心的那座杨柳依依的莲花湖,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想来,这湖应该是小城的眼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让人过目不忘,一面之缘便兀自地喜欢上了这里。
终于在故乡“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传统文化影响下,我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读了中文。当我在图书馆翻阅一些历史文献资料时,惊讶地发现有很多地方都记载着我的故乡,我的小城。从汉武帝南巡于寻阳浮江射蛟,作《盛唐枞阳之歌》到唐代的白居易、孟郊,宋代的范仲淹都先后登上枞阳浮山,并作诗题词,留下诸如“山中信是神仙宅,不羡繁华浪得名”等千古佳句,再到枞阳文人方苞、刘大櫆、姚鼐等,影响了中国文坛两百余年……两千多年来,描述枞阳的美文佳作和从枞阳走出去的名人雅士岂止这些,每每阅读这些诗文,或者和同学们谈论那些文人墨客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也许有人会说,是因为这些文章文人让你的家乡扬名在外,而我却要说,正是因为家乡灵秀的山水和厚重的历史,才使这些诗句充满诗情画意,才会走出那么多才华横溢的文学大家。
大学毕业之后,和同学们一起在外漂泊了几年,却一直未能找到归属感。终于在故乡的召唤下,2009年重返枞阳。每天工作生活在这个江边小城,无论是漫步在莲花胡公园的木栈道,还是行走在旗山公园那曲径通幽的林间小路,时刻都感受到身边的变化,感受到小城带来的一个个惊喜。
曾记否,几年前还是一片荒山洼地,如今一幢幢高楼像竹笋拔节,哔啵之声依稀可闻;几年前还是臭水难闻的莲花湖,杂草丛生的幕旗山,现在已经成了人们散步休闲的市民公园;曾记否,那“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伴随我们左右,而如今这连贯东西,四通八达的路线网,架起了城乡之间的便利交通;还有那一个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天利明珠”、“山水兰庭”、“九云山庄”、“锦绣华庭”,住在这样充满时尚和现代的社区,似乎真的可以如荷尔德林所说的:人,诗意地栖居了……
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每当看到那些人灿烂的笑脸时,我总习惯性地把这些风景记录下来,他们或者是为爱情幸福而笑,或是为工作成绩而笑,抑或是为安度幸福晚年而笑……这些发自内心的笑脸让静止的画面一下生动起来,而这些才是这个小城中最美丽,最温情的风景。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