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凤
老干虬枝的寒梅很符合著名历史人物左光斗的精神气质。左光斗是明末东林党人的骨干,是与阉党斗争中牺牲的“东林六君子”之一。古代气象学研究表明,十七世纪初是神州大地上的极寒时代,被称为小冰川期,常有极为罕见的暴雪酷寒。这不仅仅是气象学上的极寒时代,在人文政治上也是冰天雪地的世界。左光斗是那个黑暗时代的一抹耀眼的亮色,他忧国爱民,查奸肃贪,和杨涟等东林名臣勇斗阉党,为官场树立了正气,端正了士风,成为儒家知识分子君子品格的高标和典范。然而,历史的悲剧就在于正义之神常常打盹,邪恶势力在一个历史时期会占据上风,遂制造出各种国家和社会的悲剧,导致人性的堕落。阉党魁首魏忠贤撷取权柄后,顺者昌逆者亡,朝中士大夫望风而靡,这些读圣贤书的孔孟之徒,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古训早已置之脑后,纷纷拜倒在魏忠贤脚下,甚至自称干儿子、干孙子,真是斯文扫地,廉耻丧尽。左光斗时任左佥都御史,以言官的身份剀切陈言,历数魏忠贤三十二斩罪,最后被诬陷入狱、迫害致死。史可法形容自己的老师是“铁骨御史”,这个名号遂成为历史定评。古人云左光斗等东林党人的人生境界,是“冷风热血,洗涤乾坤”,真是入木三分的评价。在冷风暴雪中,左光斗用满腔热血谱写出民族脊梁式的士大夫形象,立于天地之间,谢思球又用其气象生动之笔墨将这个形象呈现于读者面前,令读者时而废书而叹,时而感佩涕零。
对这部历史小说的创作,谢思球经历了十几年的酝酿。从2001年开始,就多次到左光斗故里——枞阳县横埠镇大朱庄寻访,考察地形地貌,辨识废墟上残存的石鼓上的花纹,采撷左氏后裔流传的关于先祖的传说,几年后又在民间意外地发现了一幅左光斗的画像,令他兴奋不已,这张“目视前方,眼含忧郁,表情严肃,不怒自威”的画像,给了他塑造左光斗形象最为具体的依据。远远不止于此,谢思球阅读了大量关于左光斗的书籍,奏疏、诗文、年谱,认真研读、思索,已走入历史深处的左光斗形象在作者的脑海中愈来愈清晰、完整。尽管左光斗以气节流芳后世,但作者在充分研究之后认为:左光斗不仅仅是诤臣,更是能救民于水火的干臣。小说不仅写了他与阉党斗争的主要情节,还浓墨重彩地写到了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和推广水稻的功绩,更细腻地刻画了左光斗为了培植人才,开创性地创办屯学和推广武学的经历。
谢思球以历史史实为据,佐以小说笔法技巧,让左光斗从一个为大众所知的铁骨御史形象,变得更加丰富饱满。而历史人物的命运,在更为宽阔的历史背景下,显示出一种必然的悲怆色彩,使得这部作品具有历史反思的深度。在煌煌京师为何有人敢于明目张胆地贩卖假官,魏忠贤是怎样获取权柄,为何正人君子在斗争中有如此巨大的牺牲?等等。除此之外,对于魏忠贤等奸佞者贪残、泯灭人性的行为也有深入的刻画,阉党嫉恨左光斗等言官,在将他们迫害致死后,竟然剔除他们的喉骨,诅咒他们在阴间无法发声。可见,他们对左光斗等人是何等畏惧。作者揭露这些人的险恶用心,读后令人毛骨悚然,对人性之堕落发出深深的喟叹。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