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长久相持——突出防御,水陆并重
东乡义勇采取的是防御为主的策略,但也有几次进攻,或受官军调遣,或是以攻为守。因而与太平军处于长期相持阶段。根据地形特点,东乡防守的主要任务是,南面需要进行长江防守,但对面铜陵大通镇驻有清军,其中包括水师。东南需要守卫灰河、龙王嘴水口,以防太平军由无为和下游的长江进入杨都湖。东面主要守备界碑、小岭,以防太平军由无为进入。西北主要防守黄叶岭、牛石岭,以防太平军自庐江进入。西边主要守卫孙家畈,以防太平军由会宫进入。
1.出兵大关。清庭以安徽城邑失陷者多,命福济抚皖,协同钦差大臣和春、提督秦定三收复安庆、庐江等地。咸丰四年(1854)九月,张晓松(名勋)、戴钧衡等往大营报告桐城士民深受贼害,望官兵至切如望云霓,恳请官军尽快收复桐城,福济于是命何春驻守六安,相机收复桐城。张晓松遂来东乡练勇总局募勇以待。周纳川命周憇棠、周汝静等亲率练勇自备粮饷,由小径直抵大关,听候官兵调遣。十一月孝廉臧纡青领忠壮勇营兵数千,以张晓松、载钧衡为向导,桐城人争相贡献粮米作为军饷。时太平军邓谟召集一股土匪,对官军两相夹攻。臧纡青兵败阵亡,张晓松亦死亡,戴钧衡复归大营。见大势已去,憇棠等率练勇以还。自是,与太平军结恨。
2.两剿土匪。咸丰六年(1856)春,土匪王盈乐纠集匪类额抹红巾,乘间劫掳避难妇女。某妇女丈夫唐某奔到东乡练勇总局哭诉。周纳川召集众乡勇抓住王盈乐杖杀之。于是一些奸徒不敢剽掠,老百姓赖以安居。
不承想,冬十月,又有土匪啸聚山林,裹挟饥民上千,待日将夕则到孤村劫掠粮食布帛,并纵火焚烧,一时间民心惶恐。周纳川乃命周宴三等率练勇直捣土匪巢穴,剿灭殆尽。随后,无为、庐江两县的土匪又时常潜入东乡为害,但多被东乡练勇捕获,或埋或杀。
3.赈济难民。咸丰六年(1856)安徽遭遇大旱和蝗灾,赤地千里,民大饥。避难的老百姓中出现了父卖其子,夫鬻其妻的现象,路途中死亡者成堆。周纳川召集各练首,聚议量力捐派,以赈难民。
4.山边遭遇战。咸丰六年(1856)六月,一大队太平军自无为至桐城,将东乡练勇的防守撕开了一道口子,以周家潭为便道,初一日自午至暮,接队而来,欲在山边宿营,以分其众。山边章氏拒绝给太平军喂马,太平军首领怒焚其村,山边章氏数十人荷戈出敌。群贼掩至,杀四人,次日天明太平军小心翼翼地离开,山边章氏又进行追杀,结果练勇又死三人。
5.拒饷与给饷。咸丰五年(1855)九月,太平军秦曰纲部派人携信前来催要银米,周纳川勃然大怒,说:“以银米供贼即贼党也,我乡素抱忠义,从尔作贼呼?”一把将信札撕碎摔到地上,来人抱头鼠窜而去。因虑及太平军报复,加紧了各隘口的守备。
咸丰六年(1856)八月,提督秦定三和寿春总兵郑魁士两军门进兵入桐,文聚奎、程齐云来东乡练勇总局筹办军需。与对待太平军截然不同的是,周纳川会商富室派捐白银三千两,选健卒护送憇棠送到了两位军门帐下。
6.土桥斩首。咸丰七年(1857)三月,一股太平军盘踞无为土桥,出没肆害。有一天深夜时分,数百太平军偷袭东乡的龙王嘴,断腰等处,焚杀淫掳。东乡练勇周勇年率练勇奋力争先,立杀太平军数人,自己则伤炮而死。周纳川说:“贼营与我境密迩相连,斯营不灭,祸末休也。”乃命一队练勇水陆并进。是夜,雷雨交加,盘踞土桥的太平军皆已熟睡。东乡练勇上下夹攻,直破太平军大营,杀死太平军数百人。并将这支太平军的首领斩首,在土桥示众。
7.水上击杀。土桥一战后,太平军更加痛恨东乡,屡次想围剿。但东乡练勇陆地防守弥坚,太平军无懈可入。于是便动脑筋企图伪装偷袭。一些太平军兵士扮作客商,开来五只大船泊于扬都湖的南湖岸边,第二天又泊船十只,第三天又泊船二十只。每条般上都有百余人。但每条般上均无老幼妇女家室,这恰恰被东乡练勇识破,知道太平军打算乘水路来围剿了。周纳川分析说:“贼不即举事者,以兵末齐集。故而不如先发制人。”便命周汝静等率练勇夜乘小舟,接近太平军的大船尾部,以矢石击之,又举火烧船,船上硝药遇火即燃,太平军因烧焦烧烂烧死者无数。太平军由是更加畏惧东乡,数年不敢入境。
8.小岭拒敌。咸丰八年(1858)秋九月,统带湘营李续滨抚军挟着在两湖(湖南湖北)克复五十余城之威,到桐城境内驻扎。守桐城的太平军望风惊逃,桐城县城得以立即收复。见此,太平军豫王胡以晄立即统率含和大队驰援桐城,绕无为牛铺昆山直趋无为桐城交界的界碑、小岭等处。胡以晄认为东乡是赴桐城的捷径,因此率兵对东乡严密的防守进行攻击。周纳川命周廌甫、周汝静等八名练首率勇万余人驻隘口扼挡太平军,使太平军首尾不能相救。但想不到的是李续滨却在三河殉难,太平军又重新夺得三河据守。胡以晄转而率兵勇对小岭力攻。但练勇防堵甚严,出奇制胜,屡挫太平军的兵锋,太平军被迫拔营而去。
9.挫腰石捣毁巢穴。胡以晄虽然拔营而去,但周纳川认为不捣贼巢,肆害无已。他已打听到无为境内有一处叫挫腰石,是太平军的一处火药仓库,太平军的枪炮、马匹、粮草以及部分家室俱集于此。周纳川告诫东乡练勇剿除之。周廌甫等精选精壮士卒,携强弓劲驽,夜持火炬鼓躁而前,突入挫腰石太平军营,斩杀太平军数百人,余下的太平军夺路逃窜,不敢交锋。自此,盘踞无为、庐江乡村的一些小股太平军亦逃走。
自咸丰三年(1853)十月桐城陷落至咸丰八年(1858)秋冬,太平军在桐城其他地方肆害,但东乡弹丸之地,却免遭荼毒。不能不说,是东乡练勇敢于与太平军对阵的结果。对于东乡练勇的勇猛与声威,桐城派后期大师吴汝纶曾有生动的记述。吴汝纶说:“咸丰癸丑,粤贼陷吾桐,桐民俱受贼害。东乡负其意气,贼至,辄群毙之,匿不以闻。久之,贼微觉,相戒勿过东乡境,迂道行。以故五六年独不被贼,贼亦以是怨东乡未发。”(周巨龙)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