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清康熙年间,有一位叫朱作鼎的绿林好汉,他不但武艺高强,且又擅用轻身功,能飞檐走壁,翻墙越室作案,常是独脚大盗,夜间打劫。后来他聚敛了不少钱财,便用钱权交易买到一个官职,居然做到了安徽的臬台,即按擦使,专责管理公检法的省级官吏,不料此人地位虽改,本性难易,他贼性成瘾,若不盗窃总是手痒痒的。于是他白天装模作样的升堂审案,夜晚又化装作案,很像电影《燕子李三》那样的飞贼,常到富室盗窃。其时安徽省会在安庆,安庆府内有一位姓周的班头捕快,也即相当今日的刑警大队长。他因练就一手百发百中的飞弹打人绝技,人称"周铁弹"。他在以官作假面具的真盗朱作鼎的手下任职。常因破不了朱做的"无头案"而挨打,心中甚是不服。当这些案件迭起,他又耳闻顶头上司的出身时,顿生怀疑,便大胆的假设起这位臬台大人了。于是每到夜晚,便守候在臬台府衙庭院的角落里。一个夜晚三更时分,果然窥见一个黑影从府内后院飞起,过了一会这个黑影又从外面飞回来,手中隐约夹着一个包裹。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周铁弹"飞手一个铁弹打出,只见啊了一声,此人跌落。到黎明时分,"周铁弹"擂鼓报案。此时朱臬台头缠白布出庭,忙问何事。周捕头忙说:盗窃案已破!朱问:案犯在哪?周答:"远在天边"……虽然"近在眼前"的潜台词尚未说出,朱臬台已心照不宣,马上宣告退堂。
朱作鼎见自己真相已露,次日便丢下官印潜逃,还作诗一首。后即出家为僧,那时代出家便一了百了,也不吃官司了。他后来又云游至枞阳县浮山。这里风景幽胜,他遍历36岩72洞,行至金谷岩滴水洞,见两崖陡峻,中仅一隙可见青天,便纵身一跃,以"铁壁挂画"的悬空定式出写了"一线天"三个大字,至今仍存留在滴水洞的崖壁上。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