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方佑的居住地

时间:2022-02-18 13:51:52

  方佑是桂林方氏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晚年罢职乡居,“结屋万松间”,住的地方或称“万松墅”(见家谱方隆列传),“万松墅”大约是“万松别墅”的简称。

   今人往往从万松的“松”字,联想到桐城松山,认为万松墅在桐城。这是不对的。

   据家谱记载,方佑的儿子方隆“奉父万松墅”,方隆之子方收“搆室万松间,风声似海,题曰海声楼”。可见,从方佑的“万松墅”到方佑之孙方收的“海声楼”,位置当在一处。明代余姚人许浩(字克大,时任桐城儒学训导)为方氏家谱作的序中称:“与昌隆(方隆字与昌)于姚家嘴庄”,方佑的儿子方隆住姚家嘴。从这句话结合前面祖孙三代的居住情况,可以推论,从方佑到方收,都住在姚家嘴。

   姚家嘴是明清时的地名。查康熙桐城县志:“姚家嘴,距城四十五里”。其位置即今枞阳县麒麟镇梅花村。

   姚家嘴改名叫“梅花”,也和方家有关。

   方佑曾孙方效在姚家嘴起“梅花馆”,广植梅花(有棵老梅直到1967年才被毁坏)。这座建筑规模应该不小,所以后来的地名,“梅花”代替了“姚家嘴”。现在当地有自然村,仍叫“梅馆”。

   方效是方学渐的老师,《桐旧集》中收有诗6首,其中《独坐》一律就是写梅花馆的:

   独坐梅花馆,阴云漠漠收。径留今雨湿,地傍此君幽。暝笛林归鸟,春犁陇放牛。轻寒知尚在,未可薄衣裘。

   方佑是方家第二个迁出桐城的人(第一个迁出桐城的是四房方瑜),迁出时间约在明成化后期(1480年前后)。方佑的子孙都在今枞阳境内的麒麟、义津一带,桐城没有方佑子孙的记载。(摘自枞阳陈靖的博客)

 

  

  

分享: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