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宪法
片言只语文墨,经天纬地之才。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一字挚父,清桐城人,同治二年(1863年)县试第一,同治三年乡试第九,同治四年殿试第八。吴汝纶家境贫寒,刻苦好学,得一鸡蛋不肯吃,至集市换成松脂,供夜读时照明。曾国藩慕其才,留佐幕府,切磋学问,为“曾门四大弟子”之一。吴汝纶与李鸿章关系亦密切,先后在曾、李幕府任事,曾、李奏议,多出其手。
吴汝纶为晚清文学大家,才思敏捷,文无赘言,所撰楹联可见一斑。
桐城文风炽盛,男婚女嫁盛行轿联。轿联由男方出上,女方应下。同治三年(1864年),吴汝纶与同里汪氏缔结连理,亲撰上联:
十三经,廿四史,十载寒窗,未脱得那领蓝衫,愧把白身偕绿鬓;
吴氏上联,言称寒窗苦读,博览群书,但功名未就,有愧伉俪佳人。但学贯古今,才情横溢,汪氏族人无以续貂。为解汪氏尴尬,吴汝纶暗送下联:
甲子年,癸酉月,甲戌良辰,且牵着这条红线,行看黄榜点朱衣。
吴汝纶轿联上联用字奇险,庄谐有度,乡里无不为之折服。
吴汝纶一生撰联无算,无不精妙绝伦,有《桐城吴先生联语》集,此赏读一二:
文字空千载;声名动四维。
及身强健久不达;为古文章早有闻。
照海旌麾慑猿鸟;传家簪笏迈金张。
在昔吹箫传弄玉;只今坦腹得王郎。
将相传家真有种;阳和得气便成春。
兄弟以头腹尾擅誉;文章与梅曾张代兴。
事不终始,无务多业;任有大小,惟其所能。
裕其为仁,肃其为礼;媒者曰宣,卜者曰祥。
当使尊章,相见交贺;自今夫婿,得助益彰。
夫婿瓌才,早死乃真成恨事;婴儿文褓,后来当更得佳人
——挽贺墨侪夫人
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
视官事如身,身瘁多因急民病;解县符召我,我来何处共君言。
当年丞相留宾,竞推男子张君嗣;昨夜故人入梦,远愧平生范巨卿。
我无吏能,在官以善士劻勷为乐;君今客死,令人感故交零落而悲。
此乡仍侠窟遗风,万丈白虹马生角;何处访战场余事,一堆黄土豹留皮。
——题保定淮军会馆
从师得千载一见之人,直取旌麾作衣钵;有弟为五洲百杰之选,早将家世服单于。
坚城垂拔,壮志先摧,当时若失左右手;百战论功,一言决策,如公可谓文武才。
——题开封程忠烈祠
郎君学问具神通,起自震旦包东海西海;阿母慈悲真智度,疑与摩耶为前身后身。
——挽中岛成章太夫人
高节变风云,坐客欷歔,击筑欲邀燕市饮;遗芳在兰菊,礼魂容与,传葩疑唱楚人骚。
——题保定淮军会馆戏台
生存百岁入图书,早岁鸿妻,晚岁文伯母;将养诸儿尽才俊,小儿召父,大儿朱云师。
——挽陈伯平太夫人
远别已三十年,记宾馆留贤,看予一过丞相府;近畿方五百里,自先生即世,何人更应少微星。
——挽史香雅
是淮军杰出奇才,龙性难驯,休沐辄寻黄石约;与国家宏图大业,刍言谬采,入朝曾草皂囊封。
——挽刘铭传
薄宦竟三十年,所临莅有声,竞坐汉朝腹诽法;遗诗垂百千首,纵流传到后,谁知楚国逐臣悲。
——挽李佛生
如明公可谓才臣,鄙夫谬附清流,能无杜门齰舌;知太史当成佳传,贱子欲求行状,一为钻石埋辞。
——挽刘芗林
泛洞庭湖八百里秋波,挂席来游,三楚风涛携袖底;邀太白楼一千年明月,凭栏远望,六朝烟景落樽前。
——题金陵湖南会馆
四十里境隔红尘,暇日偶来游,正当蒲战荷喧,天地苍茫入风雨;数百年灵征玄武,今朝差解事,俄见烟消云敛,湖山佳丽媚春秋。
——题南京练湖湖神庙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