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方以智:寂寞的浮山

时间:2022-03-08 08:18:51

  章宪法

  白垩纪的岩浆冲天而出。尔后,火山沉寂,浮山兀立。

  浮山兀立浩淼的水中。

  当有人独坐望江亭中,南眺扬子江面扬长而去的舟楫;当有人伫立紫霞关下,北望白荡湖底蓝光闪闪的冷月。但浮山风景中的过客,并未领悟这古老的“名山隐者”。淋着时光的雨水,浮山一路寂寞前行。

  1652年的一天,一位神情木然的巨人撞击了浮山的寂寞。他就是弘智大师——17世纪的精灵,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方以智。

  大师越过山口的“仙凡境”,径入浮山的深处。那时,他正一身亡国伤痛。众生劫难,无数遗臣争当满清“贰臣”的蜂拥,同样令大师灵魂悲恸。在“官服在左,刀剑在右”抉择前,大师试图阻拦一批灵魂的腐烂,于是义无反顾地领受后者。所幸他的气节击倒了马蛟麟,这名清将亲解其绑,允其为僧。

  浮山还是往常的清静,只有大华严寺的钟声,不时透出大师的心境。非臣非民的大师,已成为浮山佛教又一代祖师。但沉默在浮山深处的大师,并非隐匿名山慎终追远,他只是关闭自己的声音,一面端详“因果”,一面潜身“物理”,在灵山秀水间俯视着自然与生命,与遥远的伽利略比肩而行。

  大师踩着浮山的蕨类,攀援古老的裸子植物,翻动《物理小识》、《通雅》、《药地炮庄》,在天地风雷、鸟兽鬼神旁歇息。然后,默默采药,琢磨病夫与药方。他偶尔也路过36岩、72洞,品读40怪石、36奇峰。但大师并无笔墨溥衍浮山的铭记,他一心关注的,只剩有天地与苍生。除此之外,一切艳丽的风景,在大师的眼里,均浅薄不堪。于是,大师任由浮山寂寞,只在白居易、范仲淹们留下的400余款石刻间,信笔添了一处“行窝”。

  大师始终想收拾众生散落的灵魂,或让他们柱一根科学的拐杖。但科学总是节妇般遭遗弃,佛在苍生的灵魂前面色苍白。企图觉他的大师,只得悻悻踩着浮山窄窄的石径,只身登临无人企及的孤独峰顶。

  1671年深秋,一群马和清兵在浮山的幽林间飞奔。望着大师被拘的背影,一只寒鸦在惨白的风景中寂寞如云。

  归来的大师已是一把尸骨,但他执意回到浮山的深处。除了这个千年佛山,除了这个沉寂的火山,有什么能慰藉大师的孤独?

  一块耸立的墓碑,一片空寥的墓地,墓地的旁边是另一片墓地——大师的母亲早孤独地候望在斯。

  善良的风水师试图抚慰大师,于是大师的墓地便叫作“回头望母”。大师肯定是在回望,但他回望的,可仅是母亲?

  大师无言,众人无语,浮山惮悟在寂寞之中。

  如是几百年时光,浮山遭遇了如潮的观者,但大师却没有如潮的知音。大师关注的芸芸众生,始终未读懂他墓道上的荒草。他们翻阅大师的书籍,企望日子的殷实;他们操起大师的佛珠,寻找佑护的神灵。

  偶有寥若星辰的拜谒者,他们打开大师的寂寞,再把大师一样的寂寞丢弃在浮山。

  倒是迷途的羔羊如期而至。20世纪末的一个黑夜,一群盗贼贴着浮山蛇行。他们断定,大师的学识已变成了殉葬的黄金,项上的佛珠也是华贵的玉器。于是,他们在大师的墓地点燃了炸药。

  一声巨响,只有一片土石抛向天空。

  大师的墓仅损失了皮层。如同大师往日行走,石阶磨断草鞋上的又一根草茎。是盗贼止于灵魂的拷问,还是震憾于伟岸的灵魂?是我们再打搅大师,还是大师再睹我们在劫难我们?

  流云奔走高天,大师长眠后土,寂寞的浮山横亘其间。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