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麒麟,别样的湖光山色

时间:2022-04-01 10:47:18

  吴志龙

  1

  周末,趁检查工地之便来到麒麟,在原九枫的地界上,一座大塘的埂上,一株枫树亮瞎了我的眼,高大的树冠,如伞的枝头,满头酒红色,象是一滴红酒挂在杯壁上,那通透的红色瞬间击倒了我,在这秋水微澜的池塘边,塘下埂是满垄的稻田,金黄漫坡,可能是主人忙碌顾不上这片稻田,快到初冬了竟还未收割,让这片金黄浸染着初霜,愈加映衬出这秋水长天的高远与丰硕。

  陪同我们的泊塘村书记,和我同宗,问起这九枫的来历。原来这里曾有九棵这的枫树,一字排开的立在池塘的埂上,这话是他小时候听老人说的,若照这样推算,这树得有上百年的年龄了。可惜的是,现在只剩下这一棵枫树了,曾经红叶满天的美景大都散尽在这片山水间,或许都集中在这一棵枫树中吧。

  去今两年,因实施项目机缘,在麒麟镇境内的新安、泊塘转悠,再前几年走遍了阳和、岱鳌等村,联想到十年前在梅花村的团结圩,照此前后与麒麟竟有十多年的接触了。一直知晓麒麟是个有故事的地方,仅从这些地名就能让人生迷。比如历史悠久的麒麟集市、阳和村的梧桐大道、陆大道等“院士之乡”等等,而于我而言,面对岱鳌山、菜子湖这一山一水还是令人惊叹的,一个地方能有如此山水想必应有神奇之趣,但见麒麟大地,背依岱鳌山,面临菜子湖,此刻我想起一个词,湖光山色。

  2

  岱鳌山,一座神灵的山。有关他的描述,我还得照搬度娘的话,“岱鳌山共有九座山峰,平顶山、龙王顶、石婆岭、马鞍寨、双狮岭、国尖山、谷林寨、桐梓山、藻青山,全长约15公里,平均海拔100多米,最高处龙王顶270米。岱鳌山占据徽山皖水的核心区位,犹如一条巨龙,突兀游弋在皖中大地,四面由山水环绕,聚四方灵气,汇八方精华。钟灵毓秀,人文荟萃,贤良辈出,神话传说罕见之多。”

  国庆假期,海子诗社几个友人来枞阳玩,我陪他们登上了国尖山。

  国尖山,远远望去就象一头母狮子,只因蓦然的扭头望了被称为鳌头的公狮子一眼,而定格在片松涛间,惺惺相望。这虽是个传说,却十分的神似逼真,叫人直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通往国尖山顶的道路已修成台阶,裸露的山岩多伴砂粒、贝壳,这些沉默无语的古生物再次印证了岱鳌山原为东海之滨,山体为典型的水成岩构造,也就是俗称的沉积岩,系大海中隆起之物证。沿途中,松枫相伴,青黄相间,秋色宜人,谈笑间,一会儿功夫就闲步登顶了。一座叫鸿钧老祖庙的小寺就建在山巅,白墙红瓦,远望十分醒目。

  所谓山寺,依山尖四周而建,庙堂僧舍环合,规模上看不算小了,应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吧。山寺无门,我们一行径直鱼贯而入。院中最高处修建了一座水塔,以供僧人生活之需。僧舍屋前,一株柿树火红的柿子挂在枝头,听秋风沐秋雨,给空寂的秋天增添了一些暖意。

  一处香炉前,一位年青的女人在烧纸焚香,象是还愿,五体投地的磕头,一边神情凝重的喃喃低语,可能是家人生病了,祈祷平安吧。

  见我们一行进庙,一中年男子行为皮条式的缠着我们,一会儿说这庙菩萨多灵,一会儿又说这中午了可以在庙里吃斋饭,象是影子似的纠缠着,一会儿缠我,一会儿又缠着友人,尽管我再三申明我们只是来走走,看看风景,没有他说的请菩萨还愿之意。趁他缠友人之隙,我还是踏进了这间略显破旧的庙堂。

  庙堂之门,是道凡尘空灵之门,虽只是轻轻的一跨步,多是天与地之不同。门外红尘滚滚,众生喧闹;堂内禅乐轻飘,檀香绕梁。昏暗的亮瓦下,一群人围在一桌椅上是在谈经还是在说笑,分不清他们是僧是尼或道人还是俗人,我甚至怀疑他们兼容而共处。见有人进来,有一老尼起身以为是请香的,忙要敲击钟罄,见状我笑着摇了摇手,说我只是进来看看,并没有请香之意,老尼复又落座,又见谈笑之声。我在功德箱捐了点香火钱后,没有叩拜,只是静心敬观,于人于佛我都怀着同样的虔诚自我的心,转身一瞬,透过迷雾般的烟火我忽的看到了门外亮堂堂的天空。

  出门,脚步坚定。穿过庙堂与僧舍那窄小的通道,向北,一片磅礴的翠绿迎面扑来。

  壁立千仞,岱鳌山显现出独特的雄奇险峭,高虽不过两百米,却也峭如刀锋,万丈悬崖,奇特的丹霞地貌偶然的布局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站立在岩上,脚下是松涛阵阵的林海,褶皱起伏的山体间,一座座水塘似蓝色的海子,再远处的田野上是金黄的稻田,美景在我们的赞叹声中摇曳着,此刻想起了一句有关岱鳌山的俗语,“从岱鳌山发脉,到菜子湖收科”。据老人传说,中原陆地和人脉是从岱鳌山起源的,周边众多名门望族的祖坟大部分都坐落在岱鳌山。若是比作这水系可能更为恰当些,你看这一条条溪流,一池池秋水,无不流归至菜子湖中,犹如走得再远的游子终归回到故乡的怀抱。

  伫立岩上,隔着这层层薄雾,当地人常说的天气晴好时站在山顶上能望见菜子湖这一盛景,此刻我无论怎样张望,能望见的只是这片白茫茫的空谷,我在掐算着,这里离湖边至少得有十多公里吧,而这座山和那片湖之间就住着一座叫麒麟的集镇。

  3

  菜子湖,烟波浩淼,水天相连,承接桐潜等七县市来水,自成大湖风范,湖区面积达百平方公里,这里已是候鸟重要的迁徙停歇地、越冬地和繁殖地,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湿地湖泊。在孔城河汇入菜子湖的交汇处,就是麒麟镇的团结圩,圩口近万亩,远望似一枚翠绿的珍珠遗落在碧波万顷的湖边,伴着湖水入梦,唤醒鱼儿寻春。

  多年前,曾在菜子湖畔的团结圩实施过一个土地整理项目,记得项目建设初始,一群规划设计人员在踏勘现场时,这里可是杂草丛生,芦荡满地啊,圩中间一条老河道不偏不倚将圩分成东西两片,圩内那是什么样的路啊,我们的车子只能远远停在村子里,怕是惊醒了这菜子湖畔小姑娘的梦。犹记得,在项目建成后的次年五月间,曾陪东方影视拍摄项目竣工后的场面,其时映入人视野的是沃野万顷,经过田水路林村整治后,田成方,路相通,林成网,灌排分开,旱涝保收。粉白色各式桥涵闸站散落在初栽的秧苗中,那真称得上是点点白,一片绿。

  去年,面对超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团结圩西堤发生溃破,满圩的青绿瞬间遭浊浪吞噬,团结圩流下了忧伤的泪水。当年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记不清的无眠夜晚,即将成熟的水稻、即将成材的林木,一并送给了菜子湖,送给了苍凉的湖水,只剩下黑褐色的秋天。

  前段时间,我特地绕道走进了团结圩,赶在秋收之前看望这枚珍珠似的粮仓。眼见一望无际的田野、金浪翻滚的稻菽,再次想到了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赞美“鱼米之乡”的名句来形容这丰收的景象:“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沿着宽敞的水泥路,走到路尽头的西堤,我坐在圩堤上,静静地望着圩外孔城河滩上吃草的老牛和湖心低飞的水鸟,此刻夕阳正西下,有湖光,有山色……

  起身回望,岱鳌山山影绰绰,隐入天际,我知道,在这片湖与那座山之间就住着一座叫麒麟的集镇。

  

  

  

  

  “此文发于六尺巷文化公众号2017.12.10”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