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破罡街

时间:2022-05-11 11:54:01

  唐义周

  无意间在一位老同学的朋友圈里,我看过其转发的一篇《破罡街》,读罢让我浮想联翩……

  其实朋友所写的破罡街是现在的破罡新街,但在我脑海深处存贮的破罡街是一条被历史所遗弃,而曾经在这条街上生活过的人却又如同中了病毒的电脑,一开机页面立马跳出来让你永远也删除不了的老街!

  相比破罡新街,其实可以说新街就是老街的“后代”,随着五四年的一场大水淹没了老街的底楼商铺,于是老街就曾经搬迁过新街,现在新街的上街头有过过去老街移迁商店的大概位置我还依稀记得。后来随着新街商店的一场大火,老街又继续恢复了她往昔的生机!

  老街曾经历经沉沦沧桑,她曾经有过新街所无可比拟的历史。印象中的老街约摸两三里长,犹如一张弯度不是很大的弓,而外婆的家便是在这张弓放箭的位置,正中街心,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我就待在外婆身边,也因此我对这条老街有着一股特殊的情感。街心是由长长的青石板铺垫而成,青石板光滑如镜可见其岁月悠长!而琉璃瓦楞,连体墙垣;中央天井,木橼横梁;一排排穿枋鳞次栉比;一扇扇自由上下的木门木墙和那雕刻各异的窗牖无不表明这段老街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清时期!那曾经拾级而登的商店和商店两边的马头墙更是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和气概!

  老街曾经有过无比的辉煌,她曾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历史赋予她该完成的重任,在那物资非常匮乏,凭借布票粮票购物的年代,老街中街的商店常常门庭若市,商店里的煤油可是要凭票购入,打煤油时不用秤而是带柄的圆铁筒,每舀一筒便是一斤,而其对面的合作社的布也是凭布票方可购得。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老街上收旧品,药店,豆腐店,理发店,茶馆,诊所,油条店……应有尽有!下街头的粮站则是交公粮的仓库,粮站就建在河道旁边,左边白荡湖右边破罡湖,本来两湖相连,碧波荡漾,水系非常发达,可以想象当时的湖面千帆竞逐,百舸争流,而那码头更是一片繁忙,商贾云集。但从我记事时起就已经有北圩堤和北圩堤上的破罡闸将此水道一分为二了,在外公开店时还有过从安庆采购来的货物从此河道入岸过几次。在那个公路不发达而严重依赖水道的年代,对于方圆十里八乡的人们,这条老街便是他们生活物资的集散地;也是承载着老街一代又一代人的历史故事;这条河道便是老街上的人们走向诗和远方……

  老街是祥和的,因为在中街也因为外婆人缘好,外婆家便成了落脚(串门)唠嗑的集散地,时常充满着阵阵笑声:隔壁许老师,东街头张大娘,斜对门汪四娘,还有老娘老闽老朱……,“张大娘”声音大性子直,时常有话就说谈笑风生。老街是充满活力的,那时我的很多小伙伴整天在一起打闹,东家西家到处钻,几乎每家每户楼上楼下都捉过迷藏打过牌(扑克),商店合作社粮站我们无所不及……每每这时外婆总提醒我别人都是城镇户口吃商品粮的,考不上还有技校上的,而我农村户口应该要多看书学习!

  随着改革开放,伴随着想要富先修路的号角吹起,新街终于有了通往县城里的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的一条九里十八弯的石子路了,这是老街人所没想到了,更让老街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新街通往县城的客车也开通了!记得通车的第一天新街人举起长长的挂鞭,而这一天老街人几乎没人去新街上早市,哪怕是第一天免费去县城,老街人也无人问津!

  就在这一天早上老街人早早地站在街后一块空旷处,摇着蒲扇朝着新街昂首翘望,只听见一声长长的汽笛伴随着朝阳通过车玻璃反射出刺眼光芒,老街人像是空气凝固了一样瞬间鸦雀无声,心情可谓是有股说不出来酸溜溜的滋味。似乎这一束耀眼之光就是要将老街过去的繁华永远消失在尘封的记忆中去,而一声长长的汽笛更是要将老街彻底扼杀进历史的长河里——

  最后一次去老街是陪外公搬家到安庆的那次,后来就再也无睱光顾,曾经几次春节回家都想拜访均未能如愿。去年春节回家终于如愿以偿,伴随着深冬刺骨的寒风让我瑟瑟发抖,但所见所闻,睹物思人,让人不堪回首,仅剩的朽木枯草,残垣断壁,似乎还在静静地独自倾诉着老街遭遇过时光的无情洗礼和对悠长历史的愤愤不公……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