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汤沟的豆干,项铺的生腐”——枞阳豆制品

时间:2022-05-30 09:00:39

  “汤沟的豆干,项铺的生腐”枞阳民间流传的俗语,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汤沟,项铺是枞阳县的两个集镇。汤沟在白荡湖下,项铺在白荡湖上,他们如俩兄弟一左一右相守着碧波荡漾的白荡湖。也许,正因为有白荡湖的一湖好水,才催生出汤沟的豆干,项铺的生腐。

  豆干和生腐是黄豆制作豆腐后再进行加工的豆腐类制品。自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豆腐制作逐渐传遍了中国。各地百姓又根据本地区地理气候等特点不断改进,形成各地独特的豆腐食品。枞阳襟江带湖,山青水秀,资源丰富,得风气之先,自宋代豆腐制作即相当兴盛。“里多富饶,人善商贾。”明清时期,枞阳、汤沟、周潭、项铺、义津等处,商贾云集,百货俱全。商家将豆腐制作技艺日臻完善成熟,由豆腐衍生的豆制品生腐、千张、豆浆、豆腐脑、豆腐丝、豆腐干、酱干、香干、臭干等名目。

  汤沟豆干,又名茶干。锦纶茶干诞生于乾隆年间,名气最大。茶干,颜色酱红,质地硬实细腻,进口香醇,回味绵长,是品茶的佳品。其传统制作工艺,有十二道严密的制作工序。

  路过汤沟,耳畔似乎还回响民国时期一品斋茶馆里的吆喝声:7号桌“碧螺春”一壶、茶干一碟、豆腐乳一碟;8号桌“桃山毛尖”一壶、茶干一盘、臭豆腐干一碟……这是茶馆里抑扬顿挫声和着汤沟人品茗早茶、咀嚼茶干的故事,在汤沟的大街小巷里渐次响起。

  项铺生腐,是枞阳土色土香的土特产。如今的枞阳人足迹遍天下,没有看到过哪里有家乡的这等“生腐”,于是,枞阳的生腐又成为外乡人青睐的馈赠佳品。生腐不只是美食,还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因“生腐”寓意“升”、“富”,它是逢年过节、办喜事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寓意菜。在民间祭祖宗拜菩萨时,祭品不论是三、六、九碗,生腐“做碗”总在其中。

  行走到项铺街上,“嗞嗞”的响声不绝于耳,那是一块块豆腐条被拈入香油锅里发出的声响。条状豆腐块沉浮上下,肆意吸收着菜籽油。它由雪白染成浅黄,再由内至外,发胀发泡,棱角渐消,浑圆自成。一会儿,仿佛青涩的水果吸饱了阳光,丰满圆鼓、色泽金黄的生腐就跃然眼前。一锅生腐出锅了,圆鼓鼓地躺在竹筛上,随手拈起一个撕开,一阵香气扑鼻,沁人心脾。原来,一层金黄色软皮里面状如蜂窝的空隙,这里储藏的是植物的芬芳啊。

  生腐,吃法多样。放糖为甜生腐,放盐则为咸生腐;项铺白云岩寺庙里的素生腐,切丝清炒,滋味绵长;生腐烧肉是绝配,曾经是宴席上的主角,如今,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

  “生腐突炉子锅”是枞阳乡语,宜在雪花飞舞,天寒地冻的时候,一家人或几个朋友,围着热气腾腾的火炉,挟一块项铺生腐,一口咬下,汁水肆溢,所有食材的精美滋味纷纷拥向味蕾,化作一股暖流入胃,温暖舒畅,幸福圆满。有围坐“红泥小火炉”的滋味。(章乐飞)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