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进入小康时代,开门七件事也随之不断变化。譬如茶。
如果你在外地,不经意间看到某人手上揣着一个精致的茶杯子,那十有八九就是枞阳人。乡有谚语:三个铜钱上茶馆——翘首架脚。此话语义丰富。说明民间饮茶历史悠久,喝茶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不可或缺。也印证“十个枞阳人,九个是茶客”的饮茶习俗。
《枞阳县志》:“新中国建立前,县内有私人栽培少量茶叶,自摘自饮。建国后,茶叶生产呈上升趋势。1949年,茶叶栽培面积380亩,亩产12公斤……1970年至1980年,建立集体茶厂25个,新增茶园3100亩,总面积为5300亩。80年代,县内茶叶生产仍呈上升趋势,年产干茶近百吨。”
如今,枞阳县依托传统农业,启动“六大万千工程”特色种养业。枞阳白茶居首,已建成雨坛、官埠桥、金社、枞阳镇四个优质白茶种植基地,并向全县宜产地扩大种植规模。现有白茶种植面积2.5万亩,“黄公山”“仙羽舌”“众吾”“乌金云雾”“凤舞台”五大品牌白茶远销海内外,年销售额达2.4亿元。“黄公山”白茶获得安徽省名牌产品及中国茶叶学会2013年第十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
人间最美四月天,恰是采茶好时节。你到枞阳来,每一座山头上都有姑娘采茶的身影,听到姑娘美妙动听的采茶歌声,看到每一家农家乐手工制作茶叶的过程。枞阳的春天与江南一样,好山好水出好茶。每一座山都被各种各样的花和茶装点着。大块的金黄,是漫天的油菜花;粉红着紫的,是桃花是海棠是樱花;一层层如雪花包裹的,是梨花;那繁花深处、高处,碧绿披挂的是一行行、一棵棵茶树,他们紧密搂抱在一起,似一条绿色长龙蜿蜒起伏着。你若攀登到山顶或人迹罕至的山凹,兴许还遇到一颗古老的茶树,令人发思古之幽情。每一座山都有文化,明朝的状元黄观安葬在黄观山上,据说坟前生长了棵野茶树;有人考证《西游记》的作者是枞阳黄公山人,说孙悟空小时误吃了茶树果,才生如此灵性。
枞阳人喜欢喝茶。忙时偷空喝口茶,闲来读书捧杯茶。洁白透明的茶杯里,一撮枞阳白茶在沸水冲沏下,翻滚沉浮,轻缓舒展,溢出春雨般清润、夏日般热烈、秋风般醇厚、雪花般静谧。
枞阳白茶,一张独特的地域文化名片。(章乐飞)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