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枞阳民俗】送祖

时间:2022-06-07 11:17:03

  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把正月十五晚上狂欢的盛况表现得淋漓尽致。何以说“闹”?年已送走,过年圆满结束,老祖宗也送走了,少了顾忌,开心大胆的玩耍一次。再者,“吃了年饭,望着田畈,”明天就要忙活春耕生产了。

  送年也叫送祖,从去年腊月二十四开始到今年的这一天,所谓的“过年”已经结束,要送年走了。主要表现是请(祭祀)祖宗吃饭,不能饿着肚子,故称送祖。

  将祖宗送到哪里呢?当然是回到他自己的阴宅去(也许是阴遭地府吧)。在枞阳,随社会变革发展,百姓祭祀方式也稍有变化,家族人口繁衍迁移的,离祠堂较远的人家大多都是将老祖宗请到家里过年。在祠堂附近的,将祭品或抬或拎到祠堂祭祀。其礼数都一样,只是地点不同。

  送祖的仪式要在午前,祖宗要赶路,以免天黑呀。再者,十五晚上闹元宵,祖宗在家多有不便。男主人把大桌移开,将两张大椅子摆放大桌上首,主妇将事先准备好的祭祀食物有序摆放在大桌上,一般是三荤三素三碗饭,酒杯三个、茶盏三个、筷子三双(也可取5个数)等。再将香火与纸钱在门外燃烧,鸣鞭炮,撕下门庆、春联与纸钱一起烧掉。这些纸钱都是烧给祖宗的,让他们在回去的路上用。在鸣放鞭炮前,家庭主人就磕头作揖施礼,儿女依次。这次祭祀与接祖不同,因燃放烟花爆竹时,老祖宗们就已经吃饱喝足,开始拔腿走路了,你再磕头,不是晚了。送祖仪式结束后,一家人再进行午餐。这顿午餐很是丰盛,要把过年准备的菜肴全部吃光,不能有剩余。

  “出门三五里,各处一乡风”,在枞阳县各乡镇的年俗也稍有不同。比喻说,遇到下雨或下雪天,有十六或十七送祖的。留老祖宗在家多住两日,以尽孝心和尊重,可避免泥泞路滑难行的痛苦。

  正月十五的夜晚,是新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家家亮灯,户户结彩。舞龙灯、舞狮子灯,龙腾狮舞,欢声雷动,灯火辉煌;下汤圆,吃“元宝”,圆圆满满,喜庆团圆。送年后闹元宵,村民们双手托起的又是一个丰满、圆满、饱满的年。(章乐飞)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