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是油菜籽收获归仓,木榨榨油的日子。
在铜陵市最高峰三官山旅游,行走在青山碧水、古镇村落间,尽情享受眼福的同时,不时闻到浓郁的菜籽油香味,让你的嗅觉和味觉有大开大合的舒畅和满足。那一缕清香,一定是三官山脚下钱铺村一座古老的传统木榨油坊里飘荡出来的。
走近,你就听到一阵阵极富男人磁性的声嘶力竭的劳动号子声和坚硬的物体与物体猛烈的撞击声。
嗨呦——嗨呦——嗨……
砰砰——轰隆——
嗨呦——嗨呦——嗨……
砰砰——轰隆——
如此反复,如江河中浪潮,一浪推着一浪,一浪高过一浪。
油坊里,一群身强力壮的男子汉光膀赤背,紫铜色的脸庞上、背心上油光闪闪,他们手握着悬吊在齐胸高的有铁皮包裹顶端的木质撞锤,慢悠悠地,再一齐用力猛然而迅疾地冲撞到插木楔上。插木楔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打进楔子后,下部分木块就松动了;下部分打进楔子后上部分木块就松动了。撞杆上的铁皮头撞击插楔上的木块,如此反复交替进行,油饼就挤压得越来越薄,黄灿灿的菜籽油流出来了。浓郁醇和的菜籽香油的味道在油坊里飘荡,拥挤出门、窗,氤氲萦绕在村庄、田野上空。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有压榨取油的记载。明代的《天工开物》有:“凡取油,榨法而外,有两镬煮取法……其余皆从榨出也。凡榨,木巨者围必合抱,而中空之,其木樟为上,檀与杞次之。”木榨榨油,就是将包装好的饼胚一个个装入有樟木或檀木制作的榨膛槽内。装好料胚后,在籽饼的一侧塞进木块,然后利用重锤或吊着的撞锤撞击木块之间的一个木楔片。随着楔片被打入榨膛,榨膛中横放的木块会对料胚产生挤压而出油。因是这种木楔块在榨油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故这种榨油设备被称为“楔式木榨”。
楔式木榨有榨床、榨楔、饼箍、榨杵四个部分组成。榨油的工艺流程有:筛籽、车籽、炒籽、磨粉、蒸粉、踩饼、上榨、插楔、撞榨、接油等十多道工序,皆为手工操作。
那粗犷的动作,洒脱的身影,浑厚高亢的榨油号子,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像是从遥远的地方穿透层层阻隔而来。木榨油坊独特的传统工艺,散发着浓厚的地域文化内涵。
“千村欣卜榨新油。”这是清乾隆皇帝《菜花》诗中的诗句,你看,皇帝老爷也喜欢听到村庄油坊里传出“卜卜”的木榨榨油的撞击声。(章乐飞)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