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石溪是座悠远的镇

时间:2022-07-07 10:06:05

  石溪是条美丽的河。

  罗昌河携手麻溪河后,行至石溪,水面开阔,水流平缓。河中水草葳蕤,鱼虾鲜美。每当清晨或薄暮,于氤氲水汽里,渔民轻摇小舟,起渔网,收获满船欢欣。两岸柳林依依,石溪、许潭两古渡,上演过多少南来北往的故事。堤上苇丛密匝,春水秋霜之时,又有多少痴男怨女,心旌摇荡于“在水一方”的迷怳之境。

  石溪是座悠远的镇。

  其始也,可追溯至东晋末刘宋初所侨置的阴安县。当时县治故址北起柳峰山下的山河村,南即石溪老街,今两地尚有故城旧迹遗存。

  两宋时期,古桐城设九镇,石溪居其一(今枞阳境内仅石溪一镇),足见石溪已历800余年之繁华。

  至清乾隆年间,石溪仍列为桐城清净乡八镇之列。直至民国初的1914年,项镇铺成为镇,其地位始被取代。此后,千年古镇一路下滑,迄于今,已泯然不闻。

  究其因,盖制约于交通乎?初,白荡湖与长江相属,江、湖水域直抵柳峰、浮渡前,石溪居其间,临水为码头,下通江达海,上溯至庐江,西可往桐、舒,交通便利,自是商贾云集,蔚然集镇矣。兼有对面之浮山,不唯风光秀丽,作为佛教道场的兴盛,亦自南朝始。文人墨客、达官显宦,纷至沓来,更助石溪之繁兴也。

  迨明嘉靖间,桐城令陈于阶筑堤开垦沿江芦洲而成陈家洲,江、湖始阻。及1953年,白荡闸建成,江、湖截断。尤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面积围湖造田,茫茫白荡湖水域顿缩减成一练之狭窄河水。帆影远逝,桨橹不闻,商旅少行,集镇自是凋敝。六七十年代,孙畈、陈湖至枞阳公路穿项镇铺而过,撇石溪于边角,自此,石溪古镇的辉煌已然退出历史。

  从街头残存的几块青石板踏过,倚几处破损店铺之门窗,纵思维之野马,去追踪那已成烟云之影像,或许能想见:苍岘山上古梅庵梅林中谁在吟诗成殇?泠泠清波的石溪里谁人于月夜载酒泛舟?许潭渡口柳林苇丛间谁人在挥别谁人在怅望?更深夜阑的酒馆亭台间谁人的箫声被风吹散?獭湖桥畔谁的马蹄声哒哒、踏碎冰冷的残阳?

  上街口,嘉庆帝颁旨“给银三十两”敕建的牌坊,已荡然无存,徒留孝子疏自悦孝养生母与养父的事迹,乡里传颂。

  孤贫出生的徐澹如,以勤奋苦读,得膺举荐,历任多地知县,清廉为官,造福百姓。所幸晚年,得告老于石溪乡下。

  而那个人称疏大个子的疏冠中,为追求真理,投身革命,从街上父亲那爿豆腐坊走出,辗转大江南北,孤忠奋战,一腔热血,抛洒南陵大地。不知忠魂今安在?几时归故里?

  今日,石溪多少优秀儿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奉献着青春与才智。一个美好的石溪乡村,又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