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山距县城西北20公里,卓立于雨坛乡,海拔361米,西接含山,北抱峡山,南拱连城山,菜子湖环绕西北。山上奇峰孤矗,岩壑深秀,怪石罗列,尤以梳妆台、望乡台、铜镜石、狮子石、七星洞、龙虎洞、姚康讲学处、张廷玉"神林永禁"碑石刻等景点较为著名。
黄公山,原名高山,取高出当地群山之义。明建文四年(1402),燕王朱棣攻下皇城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在宫中自焚而死。出外募兵的侍中黄观闻变后,在贵池乌沙投江而死,其妻闻讯,携玲、角二女亦投江殉难。为纪念黄观一家之忠孝节义,邑人方佑会同当地名流,在高山顶部开阔处,建黄公祠(俗称"黄公大王庙")三进,并将高山改名为"黄公山"。每逢黄观殉难日,乡人瞻拜不绝,成为远近闻名的道教胜地。在明代,黄公山周围群众自觉封山护林。清朝宰相张廷玉笃爱黄公山风景,特在石壁上亲题"神林永禁"碑(石刻至今犹存)。
黄观(1360-1403),字澜伯,一字尚宾,今安徽省贵池上清溪人。历县、府、院、乡、会、殿试,均获第一名,被时人赞为"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先后任礼部右侍郎、侍中。燕王朱棣举兵南下,黄观奉诏出外募兵,抵抗燕兵,在贵池闻燕王已攻下京即投江而死。遗作有《侍中诗文集》、《褒忠禄》。后追谥"文贞"。
黄公山距安庆机场仅30公里,铜安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北面是菜子湖畔,山体与桐城市母山相邻,海拔350米,主峰老虎洞是其最高峰。黄公山由中低山地、丘陵地区及河谷平川组成,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变迁,形成了奇特自然景观:奇峰幽谷、林海松涛、溪水潺潺、鸟语花香,构成一幅活的山水画。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一种时尚,黄公山交通便利,必将是人们旅游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黄公山四周峭岩绝壁,表层地质含岩性贫铁矿和花岗岩石,山中有小型盆地,是旅游的好去处。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