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康76岁而卒,其墓位于今枞阳县义津镇塔桥村的兔儿山(又名吐秀山)南面,此处山清水秀,青松翠竹,环境清幽。当初姚康在回乡前,请史可法预题了墓碑“明读书人姚康之墓”,他又自撰了一幅墓联:“吊有青蝇,几见礼成徐孺子;赋无白凤,免得书称莽大夫。”姚康的这幅墓联不太好懂,难住了不少人,他莫不是想以此和天下读书人开个玩笑。
史可法题写的姚康墓碑,姚康墓位于枞阳县义津镇兔儿山
上联涉及到两个典故。“吊有青蝇”出于《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虞翻,为人刚直,多次犯颜进谏,被孙权流放到交州,后老死于此。裴松之注引《虞翻别传》:“(虞)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
“徐孺子”出于《后汉书•徐稚传》。徐孺子是东汉时期著名的高士贤人,豫章太守陈蕃极为敬重徐孺子人品,奉为知音,特地为他专设一榻,徐离开后就将榻悬置起来。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有“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名句。上联的意思:虽然我老死山林,只有青蝇前来相吊,但生前也曾受到过信任,有过知音,受到过徐孺子式的礼遇。
下联也涉及到两个典故。“白凤”出自《汉书》。相传扬雄写《太玄经》时梦吐白凤,后以才雄白凤或吐凤之才比喻才华出众。“莽大夫”亦出自《汉书》。扬雄本仕汉,王莽称帝后,他写《剧秦美新》谀莽,被召为大夫。后以“莽大夫”喻变节。下联的意思是:检点平生,虽无吐凤之才,但也没有奴颜婢膝,保持了一个读书人的气节。可以看出,姚康对自己的一生还是很满意的。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