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松涛
今 年,阳春三月,天气乍暖还寒,我们几位何氏后裔于清明前专程去庐江拜谒了何氏太始祖陵园。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早在二千多年前韩王之子韩公,因躲避秦始皇的追杀,遁迹庐江,改韩为何,定居望淮岗。与夫人姜氏一同活过百岁之后卒葬于此,何坟岗因此而得名。二千多年过去了,历史的烟云虽已散尽,但我们何氏一脉相承的后人们却生生不息,遍布全世界,成为名门望族。
何氏太始祖陵园就坐落在眼前的十里长岗上,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诠释着来自远古的新意。我知道,这里原本没有路,是专门为陵园而兴建的。柏油马路的尽头,向西一拐,便是通往陵园的小道。走在这条小径上,虽不见何氏太始祖当年西风古道瘦马式的田园晚景,确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清幽感觉,于是,我的思绪陡然回到了那远古的时代,遥想韩公当年,天下之大,没有他的容身之地,却偏偏选择了黄陂湖畔的十里荒岗。古人有太多的叹息,诸如“人生如梦”,“一坯黄土掩风流”之类的宿命观,几乎充斥了所有的线装书。改姓何的韩公却不然,为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安逸生活,身披秦时明月,空越汉时关卡,千里迢迢来到此地,构室营田,操舟送济,取偿自给,成为了何氏太始祖。
走在园内的青石路上,我们的脚步很轻很轻,生怕惊醒这位沉睡二千多年的老人,尽管我们深知自己拥有的只是一种幻觉,但我们实在不忍心打破陵园内少有的清静……在这宁静的氛围里,何氏太始祖陵园的轮廓尽收眼底,墓的主体突出,层层重叠,气势雄伟。院墙错落有致,蓝色琉璃瓦,绿色长青树;墓冢由石台基托出山冈,四周栅栏拱围;栅栏的外围布满鲜花和青草,阳光照下来,斑斑驳驳,闪闪烁烁,使整个陵园显得雄伟而又玲珑,秀丽中带有几分缥缈,巍峨里又透出几许秀逸,好一幅含蓄、空静的画面。
正当我流连之际,看园的老人笑呵呵地向我们走来,问明来意后,又笑呵呵地将我们迎进庐江堂。该堂位于陵园北侧面,室内的正面摆放着何氏太始祖公的灵位,在阳光折射下,显得十分庄严和肃穆。再往西侧的墙上看去,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近百位人物瓷像。修陵园的人真可谓费尽心思,他们将所有对陵园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宗亲们的肖像,在景德镇经陶瓷烧制,悬挂在“庐江堂”内。
沿着七级台阶而上,绕过墓碑,便是何氏太始祖公当年的风采。在当今天下所有何氏后人的心中,就像墓前的那方巨碑一样,依然挺立如初。这座陵园,也是我们何氏的精神家园,时常到这里走走,不能不称之为一种精神的洗礼。我们面对先人,烧一柱香,许上一段心愿,不仅可以抚思历史,还可以让自己的生命赋予新的内涵。生命是美好的,当你的心脏停止跳动之后,仍然能以你自下而上奋斗不息的经历启发后人,这是一种境界。当你生命的岩浆全部灌注于事业之中时,你的生命也会变得永恒。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