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卑微”的帝王

时间:2022-12-01 14:54:41

  金晓武

  长篇历史小说《洪武大帝朱元璋》脱稿,将要付梓出版。脱稿并不意味着作品完美无缺,黄金无足赤,白玉有微瑕,文章也是一样。况卑人无矫矫不群之才,但无矫揉造作之意,写这部长篇,我是倾注心力,使出浑身解数。

  在写之前,我看了明史专家蔡东藩先生和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的明史资料。由于资料涉及场面巨大、人物众多,各种人物性格怪诞不经,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生动传神,令我应接不暇,我采取抓主线摈弃枝蔓的写作手法,顺着明史的主干线,去寻觅朱重八、朱元璋栖身过的土地、走过的足迹,停留过的牧场、庙寺、乞途,从军的马背岁月、刀光剑影的战场,从腥风血雨、血海尸山中走进了金碧辉煌的殿堂。

  小说需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要有极其鲜明的人物性格,要有起伏跌宕的矛盾冲突和景物的描写,就是要还其生活的原型原状,让逝去的生活和人物鲜活起来,丰满起来,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是基本按照小说的规范来进行创作的。

  毛主席曾经对研究明史的吴晗先生提过这样的建议:“朱元璋是农民起义领袖,不要写得那么坏,应该写好点……”伟人语出,众皆知音,我这无名之辈,更要谨小慎微。

  在历史的帝王中,朱元璋是我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他是一位历史巨人,我用敬仰的目光丈量他的高度,用坦荡的胸襟揣度他非凡的气魂,他出身草芥,牧过牛,当过和尚,做过乞丐,历史上没有那一届皇帝出身有如此卑贱,由社会的最底层攀至最高层。

  历史上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开始,有过黄巢起义、黄巾起义、方腊起义、李自成起义、洪秀全起义、义和团起义……都是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唯独朱元璋是历史上首位农民起义成功的皇帝,这不是偶然的,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卓尔不群、文韬武略、智勇双全,他是一位经世奇才,有非凡的驭将驭臣之道。

  朱元璋出身贫贱,与穷苦的老百姓同病相怜,同忧相处,能深刻体会他们的痛苦和哀愁,也感同身受。因此建国后,他对大臣们强调:“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 ”他还对皇子皇孙的谆谆教导:“百姓足而后国富;百姓逸而后国安。 ”他知道百姓富足了国家也就富足了,百姓安逸了国家才太平。他还说:“民富则亲,民穷则离。 ”强烈要求大臣和皇子皇孙们要亲民、惠民、善民,重视民生。

  朱元璋对腐败分子、贪官污吏深恶痛绝,这是不难理解的,他的父母、兄长就是在元朝政府统治下活活饿死的,他痛恨那些脑满肥肠的“朱门酒肉臭”的贪官污吏,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达官贵人,同情、惋惜“路有冻死骨”的穷人。他对拿着国家俸禄,贪污受贿、敲诈民众的贪官污吏严惩不贷,决不姑息迁就,亲自参与制定大明法律,凡贪污60两白银以上者,均处以极刑,剥皮裹草示众。

  朱元璋对叛逆之臣,不但深恶痛绝,还要斩草除根,他发誓在他有生之年彻底清除一切后患。他告诫皇子皇孙:“政权没有亡羊补牢,没有吃一堑、长一智之说。政权需要万无一失,绝不能疏忽、疏漏。江山变了颜色,何须补牢?跌了大筋斗,长智何用? ”在胡惟庸叛逆案中,有三万人被杀;蓝玉谋反案中,有一万五千人被诛。这其中有不少人因工作和上下级关系被冤杀错杀。

  朱元璋临终前,对皇子皇孙说了心里话:“朕膺天命三十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 ”忧危积心,四字道出他忧国忧民,贪官污吏在挖大明墙脚,叛逆之臣危大明根基,他是在不安和惊恐中度过的。日勤不怠四字,表明朱元璋日理万机,他通常天不亮起床或者忙到深夜,操劳过度,操心过度,他用全部的身心来保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大家当。

  尽管朱元璋在反贪、反叛中滥杀了一些无辜,大规模营建皇都皇城,参建人数之广,耗资之巨,在历史也属罕见的。综观来看,他在历代帝王中,功绩仍然是主要的,他平定了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恢复中华民族的正统领导体系,他是一位推动历史前进的巨人。

  在《洪武大帝朱元璋》出版之际,我的挚友、民间诗人方学文献上了溢美诗文;铜陵市书法家副主席、枞阳县书法家协会主席高耀庭先生书写了遒劲潇洒的题签。他们为此书出版增色添彩,深表感谢!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