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师
位于枞阳县枞阳镇白鹤峰南麓的枞阳闸,是一座花岗石大型水闸,1958年8月动工建设,1959年4月建成。该闸建造在岩基上,闸身垂直水流方向由泄流孔和发电进水孔组成。泄流孔共10孔,每孔净宽4.5米,闸室顺流长方向长20米,闸墩厚1.2米;发电机进水孔共2孔,每孔净宽2.4m,发电机进水孔早年已封堵不用;大闸闸室净宽49.8米;闸室底板为底部0.3米浆砌石上覆0.2米厚钢筋混凝土平板式;交通桥宽为浆砌石拱式结构,闸门为平面钢闸门。设计最大排水流量1150立方米/秒。
枞阳闸始建之初选定的建设位置为长河小缸窑附近(大致位置为已建的国道G347长河大桥附近,现枞阳大闸西偏北方向直线距离约6公里处),后经论证选址于菜子湖长河入江的咽喉之地-花山与麻山的垭口处,古称“龙门口”。在当年施工方式主要依靠肩挑背驮人扛的年代,为确保长江大堤安全度汛,大闸需要在第二年主汛期来临前建成,施工难度极大。广大参建人员克服工程石材需要人工琢凿、施工场地狭窄、运输架建方式原始、雨雪天气频发等非常不利因素,在有效工日不足200天内,仅开山土石方量就达7.2万立方米,精琢细凿的条石达2万块,开挖上下游引河1700米,新建江堤2428米,总土方量60万立方米。枞阳闸建设施工难度、效率均为历史罕见,成为枞阳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一段传奇。
枞阳闸挟江扼湖,运行至今已历63年风雨,先后经历了1969年、1983年、1991年、1998年、2016年、2020年大洪水的考验,充分发挥了防洪、蓄水、排泄、交通和水产养殖(菜子湖)作用,有效地保障了菜子湖流域儿女休养生息。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