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德 佺
收到刘忠先生签赠诗集是半年前的事。
作为一个平时遇事都喜欢写上一段的人,半年都过去了才写这事,好像显得有些失礼或者说不够朋友。其实,半年里我多次有过写点文字的念头,但一次次都打消了,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来刘忠先生是年初调任我所在的中心学校校长一职,刘忠校长给本校的所有教师都签赠了诗集,我一个人写出文字来难免有巴结之嫌;二来刘忠先生签赠的是诗集,对于现代诗,我平时读文学类杂志时是一概略过的,我写这件事总不能避而不谈诗集里面的诗作吧,所以拿不准可以写些什么内容;三来我还是下决心把刘忠先生的诗集通读一遍,就像接到别人赠送的礼物,总得看看里面是什么一样,那也就是说等慢慢读完了再来写吧。现在诗集总算读完了,写点文字就再也推脱不掉了。
刘忠先生签赠的诗集名曰《岱鳌的雪》,是县委县政府作为枞阳文化名片推出的,属于“枞阳文学精品丛书”中的一种。全书收入诗人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诗作一百多首。这些诗中充满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准确地说,正是这些地域文化融入在诗中,使我在读这些诗作时找到了自己的关注点。
诗集的题目和全书的第一辑都指向了一个地名“岱鳌”。这是在枞阳县乃至更广范围内都颇有名气的一座具有神秘意味的山。这种名气就是“从岱鳌山发脉”这句话,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安葬先人,主持仪式的先生在呼龙的时候总是要说“从岱鳌山发脉”的话,足见岱鳌山在人们心目中有着怎样神圣的位置,人们对于岱鳌山又有着多么崇高的期盼。刘忠先生的家就在“岱鳌以西”的一个叫九棵枫的地方,屋后的小山与岱鳌山的余脉算是有紧密联系吧。在我的印象中,桐城文派的许多大家都与岱鳌山关系密切,自然会使岱鳌山有了文脉发源地的说法。在这样神秘的文化氛围中读诗集第一辑“从岱鳌山发脉”中的诗作,看到所写的还有浮山、孔城、六尺巷以及远处的迎江寺、秋浦河等,心中终于释然了,这正是“从岱鳌山发脉”的结果啊。我不由得对刘忠先生笔名中的“檀风”有种臆测,《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其中以“国风”为精华,檀树有最坚硬的质地,“坎坎伐檀兮”就是“国风”里吹出的民歌调子;所以私下里认为刘忠先生的诗作有更深的源头。
诗集中还有一个与我有过一面之缘的地方就是九枫,刘忠先生强调的是九棵枫。说起来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事情,我骑着自行车找同学玩,来到了一个叫六角的小学校,一个同乡听说了就从九枫小学赶过来陪我。交谈之中知道了九枫地名的传说源自一棵有九个树桠的古老枫树,对应的该是民间的俗语“树无九桠,人无完人”。只是我不知道同乡当时在九枫小学教的学生中,有一个后来能够成为诗人的刘忠;而刘忠先生在写故乡的诗中,坚持以“九棵枫”表述,采用的是“泣血的传说”,背后自然另有一番深意;而我在刘忠先生的诗作中竟然还是找到了“九枫”,尽管那是出现在一个渡口的名字中,但至少说明三十年前一次偶然的谈话留下的印象还有些靠谱。冥冥之中我觉得刘忠先生是把“九枫”作为隐性的标准在追求。
虽然说我不怎么读现代诗,但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古诗词的学习还是少不了的,从中也有一些与诗歌理解、感悟有关的积淀。如诗歌语言的本质特点不是意义与声音的融合,而是意义与被唤起的一系列意象的融合;又如诗歌作为文学语言总要避免词语意义的稳定性,不断赋予词语新的意味、新的暗示等。这些我在读刘忠先生的诗作中派上了用场。“火”在刘忠先生的诗作中,就不是意义与声音的融合,而是如烙印烙在了诗人的心尖上,这既是诗人心头永远的痛根所在,又是诗人情绪外泄的有效形式;同样,诗人在他的诗句中,赋予“火”新的意味、新的暗示,“一场凶猛的山火”被“我扑灭”了,可“点着了妹妹”的火在诗人的心目中一直灭不了;“存棺”飘忽的点点荧光是“火”,故乡的灯是“火”,花岗岩里伸出的一棵草也是“火”……当“火”把一切烧透的时候,正如女娲冶炼五彩石之火,诗人才得以涅槃重生。
在这本诗集中,我还喜欢与校园有关的诗句。“生活在偏僻的山村校园里/常能捕捉一些纯真、美丽和善良”“这儿堆满了童年和天真/快乐和歌唱是春天的种子”,在这些诗句中,我找到了与诗人的共同语言:校园是世界上最美好也最富有诗意的地方。自然我作为浮山中心学校的一员,希望刘忠先生作为诗人校长,能够做一番有诗意的教育,能够把最美的诗行写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左捧清茶,右执狼毫”是刘忠先生题给我的赠言,原以为是知道我平时习惯借文字与人交流;后来我在他为诗集写的后记中读到了这样的句子,“向左吧,菜子湖是我端在左手的一杯清茶”,才知道端起这样一杯清茶是需要胸襟的。如此美好的意愿岂能辜负呢!这就是我一直想写点文字的内在动力。
于是“右执狼毫”而为之,作为回礼,是诚心诚意的。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