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时间:2023-12-07 13:52:26

  章宪法

  合明章氏,堂号“承恩楼”,郡望全城(福建蒲城)。合明章氏聚居于枞阳合明山南麓,迁居庐江、桐城、舒城、青阳等周边市县,分居安庆、池州、铜陵、芜湖、合肥、景德镇、南京、上海、北京等城市以及境外、海外。六修《合明章氏宗谱》登录人口 2.4 万,总人口约3万人。

  这是一个红色家族,今枞阳境内的第一个党员及早期诸多党员,均出自这个家族;枞阳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组织,也与这个家族密切相关。

  一、革命洪流中的一门三龙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庄严诞生。开天辟地的时代洪流中,合明章氏族人章伯钧、章伯韬、章伯仁三兄弟投身革命,成为我党历史上的早期党员。

  章伯钧(1895—1969),字利经,号励夫,谱名光利。

  1895年阴历十月初一,章伯钧出生于安徽桐城(今枞阳县横埠镇育才村)的一个地主家庭。6岁那年,章伯钧的父亲不幸溺水而亡。从此,他与二弟章伯韬(时3岁)、三弟章伯仁(时5个月)由两位叔叔抚养。

  章伯钧幼入私塾,后转乡间育才学校。章伯钧自幼喜读书作文,每日归家放牛,皆以牛背吟诵为乐。小学毕业后,章伯钧投考省内知名的桐城中学,因数学不及格几将落榜,后因文章不凡,被校长(桐城派文人)破格录取。章家距学校90华里,那时的寄宿生须自带伙食,章伯钧每月利用假日,由家肩挑大米、菜油,跋涉返校。叔父为侄儿求学上进,不断变卖田产,经济日渐拮据,章伯钧由此更加刻苦自励。

  1916年,20岁的章伯钧赤脚草鞋来到武汉,考入武昌高等师范英语系。这时,新文化运动燎原全国,章伯钧酷爱西方哲学,深受启蒙思想影响,意识到中国人必须用民主科学态度去重新审视历史,正视社会现实。从此,民主主义开始成为他政治上追求的理想。他一面勤学功课,一面结交有志之士,其中即有恽代英。这个与其同龄的江苏武进人,在武昌成立了《利群书社》《互助社》《共存社》,章伯钧常去书社读书学习,与恽代英相处甚洽,后又与肖楚女相识。肖乃湖北汉阳人,熟悉武汉社会情况,二人时常探讨有关改造社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章伯钧在武昌高师曾发起组织读书会,继而又参与组织学生会。五四运动爆发,章伯钧作为武昌高师学生会代表,参加了武汉学生联合会,积极组织武汉学生开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920年,刚毕业的章伯钧即被聘为宣城师范(安徽省第四师范)英语教员。不久,升任该校校长。为了把学校办成传播进步思想的园地,章伯钧先后聘请恽代英、肖楚女以及陈独秀之侄陈霞年等来校任教。章伯钧与恽代英商讨革新教育的方针、计划,决定从充实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入手,使学生不仅学好书本知识,还要懂得人生意义,树立革命理想。章伯钧还利用课堂宣传民主科学,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了解中国社会现状。有一次,恽代英领着学生远走黄山,沿途作社会调查,数日未归,家长纷纷跟章伯钧要人,认为这是把孩子引入歧途。章伯钧再解释也无济于事,最后闹得满城风雨,还被告到芜湖和安徽省当局。半年后,恽代英被迫离职,章伯钧也通过高语罕介绍转到芜湖省立第五中学教书。

  为实现改革教育的理想,章伯钧又邀请肖楚女任教。肖楚女的作风不减恽代英,又极善讲演,把个课堂作为传播真理、批判封建思想的讲坛。结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芜湖与安徽省教育厅,免去了肖楚女之职,章伯钧也愤然挂冠而去。

  1922年,安徽省长许世英以安徽省公费派送一批学生赴德留学,章伯钧为其中之一。章伯钧在柏林大学哲学系攻读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朱德同住一室。经朱德介绍,章伯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党小组副组长。

  章伯钧加入共产党的具体时间,由于年代特殊、文献缺乏难以确认。据张申府《我的教育、职业、活动》:1922年下半年,“(中共党员)便又逐渐加多了,陆续增加了郑太朴、高语罕、章伯钧、廖焕星、孙炳文等。他们都是在国内已入党的。”张申府是中国共产党的开创者之一,陈独秀委托他负责旅欧的党务工作,周恩来等早期党员即是张申府介绍入党的,所以张申府的回忆资料值得重视。

  据《章伯钧与中国农工民主党》援引《朱德传》:章伯钧、房师亮、李景泌等十多人,于1922年9月与朱德、孙炳文同船从上海出发赴欧,10月底到达柏林。11月份,章伯钧由朱德介绍入党。这一说法,与章伯钧之女章诒学、章诒和的回忆相吻合。综合多方面的记述,章伯钧应该是在1922年冬季加入了共产党。

  章伯钧在柏林大学四年,系统地研习了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哲学,进而在丰厚社会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坚定了崇尚的真理革命意志,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26年,与好友孙炳文同船归国,在广州应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郭沫若之聘,任该院哲学教授。北伐战争中,章伯钧出任北伐军总司令部政治部宣传科长、秘书长、副主任,第九军党代表。“八一”南昌起义,章伯钧被任命为起义军总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大革命失败后,章伯钧与党失去联系,也没有主动恢复。但面对蒋介石的高官利诱与权势威迫,章伯钧皆不为所动,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民主战士。

  1928年,章伯钧在上海与谭平山等酝酿成立中华革命党;1930年,同邓演达等创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当选为中央干部会干事;1933年,章伯钧参加福建事变,任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土地委员会主任;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抗日和民主活动,受聘为第一届、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8年,章伯钧响应中共“五一”号召,从香港到东北解放区,参与筹备新政协。1949年,章伯钧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章伯钧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委员、交通部部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中央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光明日报》社社长等。

  章伯钧的奋发求学与精神气质,对其两个弟弟起着表率与带动作用。章伯钧二弟章伯韬,谱名光品,先赴日本留学,后去法国,为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语文部主任,且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共族欧支部负责人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章伯韬回国,与廖承志一起做党的工作,因积劳成疾,于1944 年病逝。新中国成立后,章伯韬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章伯钧三弟章伯仁,谱名光葆,先赴日本留学,后去苏联,并成为共产党员。继陈绍禹(王明)之后,担任苏联远东区伯力学校校长。在苏联大清洗中,章伯仁不幸遇害。

  章氏一门三兄弟,相继出国深造,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同走革命之路,被家乡和同仁誉为“一门三龙”。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