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白色恐怖中的红色家族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白色恐怖笼罩全国。血雨腥风中,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深刻的锻炼和严峻的考验,领导中国人民把革命不断推向高潮。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武汉“安徽省党务干部训练班”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处桐城(今枞阳)籍学员中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进步青年,受党的派遣分赴农村各地开展革命活动。是年六七月间,共产党员章逐明、陈雪吾、疏士辉、钱邦文,共青团员章鸾翔、章礼备等先后从武汉辗转回到家乡,并在章家大屋成立了CY(共青团)小组,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在群众中积极传播马列主义。
1928年1月底(农历1927年腊月),在章家大屋章慕贤家堂屋召开了党员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桐城直属支部”,属怀宁县委领导。参加会议的共有8名党员,其中5名为合明章氏族人。会议选举章逐明为支部书记,支部设干事会,章逐明、章礼备、章鸾翔等5人当选为干事,此3人皆为合明章氏族人。自此,今枞阳境内的第一个党组织光荣诞生,这也是铜陵市成立的第一个党支部。
中共桐城直属支部成立后,全体党员认真贯彻执行支部的决议,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发展和建立了方家仓、章家大屋、团山头、葛馋咀4个党小组,建立了2个农民协会,会员20余人。活动地区也由桐东逐步延伸到桐南、桐北、桐西和城区。为了适应革命斗争需要,同年11月正式成立了中共桐城直属区委员会,区委下辖汤家沟、孙家畈、方家仓、团山头、钱家宕上、齐林桥、浮山、周家潭、钱家桥、会宫等10个支部,属中共安徽省临委领导。1929年2月,安徽省委派王步文来桐城工作。同年3月,在中共桐城直属区委扩大会议上,宣布改中国共产党桐城直属区委为中国共产党桐城临时工作委员会。同年5、6月间,桐城临委改为桐城县委。从此,枞阳地区革命运动在县委的领导下迅速发展,众多合明章氏族人投身革命运动。
章逐明(1902—1930),字文华,谱名义祥,出身于方家仓公(今枞阳县横埠镇方正村境内)一个小商贩家庭。7 岁时,章逐明到汤家沟一家杂货店当学徒。1921 年,章逐明随堂兄章文卿到北京谋职,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26 年,章逐明回到安徽入安庆省立法政专科学校读书,继而到武汉安徽党务干部学校读书。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章逐明先后加入了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担任当涂县国民党执行委员会书记。在此期间,章逐明积极开展工农运动,发展壮大共产党组织。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章逐明遵从中共安徽省临委指示回到方家仓,在桐城县私立章氏育才学校担任教员。
育才学校由章氏族人章瑶桢、章永庆创办于1920 年 2 月,改合明章氏族产太守祠礼堂、学堂、享堂为教室,既是家族学堂,也是枞阳县境第一所新型学校。学校采用分班上课制,兼学古诗文和“五四”进步文章,亦教授科学知识(数理)。章逐明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在教师中发展中共党员,培养地方进步青年,组织平民促进会,秘密开展革命活动。秘密开展革命活动,以在育才学校教书为掩护,培养进步青年。章逐明是地方党史上的重要人物,是第一任中共桐城直属支部书记,第一任中共桐城区委书记,第一任中共桐城临时县委书记,第一任中共桐城县委书记。
不畏艰难困苦,章逐明带领党员与进步群众,开始艰辛的革命工作。上世纪二十年代,汤沟商会组织了一支地方武装,后被国民党政府改编为汤沟自卫团,驻扎汤沟,自卫团团长张子如。1927年10月,章逐明利用与张子如的亲戚关系,经常出入汤沟自卫团,一面开导张子如投向人民,一面在士兵中宣传革命思想,力图策动该团暴动。汤沟自卫团武装起义的信息泄露,遭到军阀陈调元的镇压,“汤沟暴动”未获成功。章逐明还先后策划了桐城“孔城暴动”和潜山“梅城暴动”,均因敌我力量悬殊而未成功。在大革命失败的背景下,这些地方武装暴动如“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一样,是地方党组织领导的武装力量,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
章逐明在家乡开展革命活动,不仅得到群众的支持,章氏家族中的缙绅也给予大力资助。1930 年,章逐明积劳成疾,病逝于家乡。新中国成立后,章逐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其墓在枞阳县横埠镇方正村章家湾,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火热的革命年代,一批合明章氏族人献身革命。章伯钧二弟章伯韬,留学日本时考取高商本省公费,同乡方治就读于东京文理科大学,二人共同租住在东京日本人家。1926年,正值北伐军兴,章伯钧致电章伯韬、方治,邀二人回国参加革命。来到武汉后,方治犹豫了。留学日本前,方治已由叶楚伧介绍加入了国民党。叶楚伧已是政府要员,方治感到跟着章伯钧干,不如通过叶楚伧攀援蒋介石。章伯钧亲赴方治下榻的汉口中央饭店,苦口婆心地动员其参加革命。方治决心已定,借故返回日本,二人从此决裂。其后,方治投入了国民党的怀抱,死心塌地地为蒋家王朝卖命,成为彻头彻尾的反共分子。重庆谈判期间,方治密谋暗杀我党领袖,但阴谋破产。1946年2月10日,方治策划了旨在破坏政协决议、坚持独裁内战、践踏人民民主权利的残害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重庆较场口血案”。这些行径,令方治如愿以偿,当上了福建省主席,享受高官厚禄。章伯钧则始终是共产党的朋友,“为我们民族和国家做了好事”。章伯韬更是坚定地踏上革命道路,直至成为革命英烈。
章伯钧堂侄章培毅,1920年出生于章家大屋,毕业于武汉大学,在章伯钧的引影下,章培毅参加了民盟、农工民主党、民革。曾任民盟重庆市支部委员、农工民主党重庆市党部执行委员兼发言人,是一个极具才干的民主斗士。1948年,章培毅奉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的指示,策动国民党军起义,11月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49年11月27日,章培毅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大屠杀中殉难。新中国成立后,章培毅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章培毅的弟弟章培良、妹妹章培莲,以及章履泰等一大批合明章氏族人皆相继参加了革命。大革命年代,章家大屋成为“红色堡垒”,合明章氏成为“红色家族”。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