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社会 >正文

时间:2024-08-15 10:54:16

  37℃、38℃、39℃……这段时间,到了大家所说的“靠空调续命”的时候,出门回家恨不得将空调都打开。

  成千上万台空调,带来了极高的用电负荷。伴随着持续的晴热高温天气,8月5日,安徽午峰最大用电负荷达6354万千瓦,再次刷新最大用电负荷历史极值。

  不断刷新的用电负荷纪录,凸显出迎峰度夏正在成为维护夏季全社会稳定有序运行的一道“急难考题”,并且呈现出难度系数越来越高的趋势。

  当然,“解题”的方法也在不断升级之中。新能源、智能电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也增强了电网应急调度的主动权。

传统“打法”

  马力全开争取“外援”

  年年这个时候,对于能源系统、电力公司来说,都是一场“战斗”。

  要保障工业生产有序,还得保障老百姓稳定用电,这就要科学调度好电力资源。

  先看“压舱石”的电煤,可以用“稳定可靠”四个字来形容。安徽各燃煤电厂电煤库存充足,截至目前,全省统调燃煤电厂电煤库存近600万吨,平均可用20天,各燃煤电厂存煤可用天数均保持在15天以上。

  各大发电厂也在“马力全开”。安徽省能源部门还专门组织专家赴各地开展机组运行管理专项督导,指导发电企业开展自查消缺,防范机组非计划停运和出力受阻,确保省调主力电厂高峰时段稳发满送。

  既得“自给自足”,还要引进“外援”。

  在保障本地电力供应的同时,安徽能源部门积极争取省外来电,通过优化报价策略,争取国家电网应急调度、长三角区域临时互济等措施,尽力减少电力缺口。近期,全省最大省外来电超过1800万千瓦,超过往年水平。

  这些迎峰度夏期间的常规化“打法”,科学、有效、管用,有力保障了高温期间全省用电形势的稳定有序。

新的“打法”

  虚拟电厂灵活调度

  迎峰度夏,还有新“打法”。

  虚拟电厂,就是其中一个。在合肥,合肥供电公司通过虚拟电厂开展快速负荷调整,实现“削峰填谷”作用,确保迎峰度夏期间区域电力供应更平稳可靠。

  什么是“虚拟电厂”呢?它是一种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实现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的聚合和协调优化,以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

  简而言之,就是将光伏、储能站、电动汽车等各类电力能源优化调度的“电力大脑”。

  晚间8点,合肥室外温度达30摄氏度以上,合肥电网准时迎来晚高峰时段。合肥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专责陈璐通过合肥虚拟电厂系统向海尔储能站等11座用户侧储能站、19座蔚来换电站、特来电充电站、合肥滨湖智慧能源服务站等站点发出指令。

  短短1分钟内,电网负荷降低约3.98万千瓦,相当于6000多户普通居民家庭的用电负荷。

  “接收指令后,19座蔚来换电站的平均功率有所降低,1分钟内换电站总负荷由0.33万千瓦下降至0.22万千瓦,同时部分换电站对电网放电。每块电池的充电时间增加了5分钟以上,但总体不会对车主换电时间造成影响。而11座用户侧储能站如同一个大型的‘充电宝’,同一时间对合肥电网进行反向放电。”陈璐说。

  它有什么好处?灵活高效,是最大优点。

  在电力需求高峰期,通过建设传统电厂和配套电网,不仅耗费时间长,同时也需要花费不菲的建设资金。但通过虚拟电厂深挖需求侧调控潜力,不仅周期大幅缩短,所需要的资金较少,而且调度更加灵活、高效、迅速。

  2020年2月,合肥供电公司全面启动虚拟电厂示范区建设。去年迎峰度夏期间,该公司在全国首个将“5G+量子技术”融入合肥虚拟电系统,进一步提升系统指令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今夏来临前,合肥供电公司又进一步扩大了虚拟电厂系统接入资源。今年5月,该公司联合全市11座大型储能站共同制定迎峰度夏运行方案,先后将这些宝贵资源接入虚拟电厂系统,进一步增加合肥电网晚高峰的顶峰能力约10万千瓦。

  目前,合肥虚拟电厂接入光伏15.4万千瓦、电动汽车充换电站72.7万千瓦、储能站13.9万千瓦等资源,总容量超100万千瓦大关,是去年同期4倍以上,相当于今夏合肥电网降温负荷的近两成。

科学用电

  工业企业错峰生产

  开源也得节流。

  作为普通电力用户,节约用电也是迎峰度夏期间的责任。

  今年夏天,安徽持续开展景观和路灯照明节电管理、空调负荷柔性调控等节能措施,发出了全省电力用户和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响应节约用电倡议书、公共机构节约用电温馨提示,营造全社会科学用电、节约用电、错峰用电氛围。

  比如,安徽倡议,公共机构要带头节电,制冷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严格控制办公楼装饰景观照明,做好随手关灯、办公设备断电、电梯低楼层停开等日常节电举措,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工业企业要积极配合电力调度,充分利用峰谷分时电价政策,主动开展错峰生产,实现节能降本。与此同时,暂停运行单纯展示城市形象的“灯光秀”。

  节约用电好理解,什么是“科学用电”?这里的科学,主要反映在“错峰”上,这种错峰用电措施甚至能带来经济效益。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车主错峰充电,可以算好“电账”,在电费低谷的夜间充电,能更好地节省开支,还能在用电高峰时给电网“反向补电”赚取电费。

  炎炎夏日,能“靠空调续命”也是一种岁月静好。

  这背后,是迎峰度夏紧张运转的各个环节的守护。

  但这毕竟是所有人的事,更需要全民参与,才能让这份守护更牢靠、更让人安心。(记者 王弘毅)

稿件来源: 安徽日报
编辑: 王章志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